《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校本课题结题报告唐藏小学,创办于1983年,现有在校学生321人,在职教师33人。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坚持科研先导、质量建设的内涵发展之路。一、本课题界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是由我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题。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确立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期待产生教育创新的精神力量,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与应用方法的研究”,真正把我校办成有影响的科研品牌学校。我校高度重视课题工作,为了确保成效,我校采用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的课题管理策略,把本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重点和灵魂。以此研究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二、课题概述(一)研究目标:1、探索小学各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充实、完善、拓展、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2、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树立教师终生发展理念;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步能力;4、开发课程资源,构建多元、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建立网上教学研讨机制。(二)研究内容1、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挥媒体的巨大优势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基于讲授型课堂的媒体应用能力研究;1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强化技术等辅助手段,突破认知障碍,排除学习干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三)研究价值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研究条件1、理论基础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我国教育技术界权威专家李克东教授认为:整合的三个基本点是:(1)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所谓教学策略,是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因素进行精心的总体考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整体的有效性,因此要求教师对教与学的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进行2最优的考虑,并在主、客观条件可能与可行的前提下,找到更科学更有实效的教学策略。2、基础条件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一台,并建有远程教育室,各班教室都配备了可以联接电脑的HAIR电视。学校现有10M光纤24小时接入互联网。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边归纳,边总结,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探索出整合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2.文献借鉴法。这是我校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3.调查研究法。调查整合教学实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符合学校实情,提高实效。同时也为调查实验过程中整合教学策略的提炼提供事实依据。五、研究过程:本课题预定研究周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