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专题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复习设计与反思张凤珍本专题由《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课组成,本次我的公开课是九年级思品的第一阶段的复习课,选择了《中华文化》这一内容进行复习,这一内容是中考的常考点和重要考点。第一阶段的复习是按照广州市指导丛书的顺序进行复习,共有八个专题,这节公开课是第七专题的复习。下面我主要从教学设计进行反思。首先我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广州市中考指导丛书和2011年新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知识框架的复习是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跨专题的整合,加强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复习时做到重新思考与推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下:再次,易混淆知识是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的错误来整理,加强了学生对易混淆点的区分。最后,重点知识讲练和课外练习,是设计的重点,选设计题目基于三方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二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三是结合学生平时的练习情况。2010年至2014年中考中,有四年是开卷题考核,一年是闭卷考核,是中考的重点和常考点。题目的来源主要是自设题目(如:课堂练习第6题和课后练习题)和从2015年各区模拟考题中选或改编。两题的自创题目一题针对中华文化这一考点,一题针对民族精神这一考点,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下6、材料一:两千多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材料二: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会上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液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开展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多元和谐)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关系()关系()表现、品质与特性(2)青少年应怎样“延续民族文化的血液”?五、课后练习:材料一77年前,30万骨肉同胞生灵涂炭,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残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孱弱与悲哀。公祭死难者,也是在警示当代国人,落后必然挨打,只有强大起来,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每一个中国人应当激发民族精神,致力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进程中付出实际行动,担当历史的责任。材料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能使国人重新审视和平对于国家发展、民族生存的价值,从而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维护人和平与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努力。(1)由材料二可见,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中国人民,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分)(2)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属于建设,它的核心是。(4分)(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8分)设计题目时我结合时事小册子的热点作为背景材料,并对信息情景进行了整合,以此达到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调度和运用的能力以及正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答题的能力。事实证明教学目标和题目选择方面是很成功的,2015年中考最后一题就考核了这一考点。如下:25.(1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说,最近10年,我国失去90万个村落,其中很多是古村落,令人忧心。位于广州北部的某村是一个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是一部岭南文化的活化石。该村的代表性建筑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保护大奖。但是,由于当地干部群众对古村落的价值认识不够,加上资金短缺,古村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人为破坏和旅游无序开发的冲击,近五成的房屋倒塌,且布满了青藤和杂草。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要保护好古村落,让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