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澈于民,不是一句空话”----记洛舍中心学校801班暑期实践活动洛舍镇位于德清县北部,有“东方小莱茵河”之称的东苕溪穿境而过。镇区属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洛舍镇存在的水域污染源主要集中在种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淤积和东苕溪开矿污染,还有一小部分是工业污染。外来人口聚集,生活类污染源众多。近日,根据学校制定的暑期实践活动安排,部分老师和学生对洛舍“清三河”工程推进情况进行走访。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查看、与沿岸村民交流等形式,了解“清三河”工作推进实情,重点梳理、分析存在问题,供参阅。一、实践报告说明1、调查时间:2016年8月2、调查范围:洛舍塘前港、喻堡里港、新丰桥港、张家湾港3、调查目的:了解洛舍治理“三河”的情况4、调查方法:资料收集、走访了解、调查问卷—1—一、基本现状洛舍镇中小河流整治项目区共涉及6个行政村,共46条河道,总长46.33千米,包括清淤疏浚30.81千米,清淤土方36.47万立方米,坡岸整治21.24千米,新建护岸11.8千米,堤防加固6.84千米,新建生态修复示范段2段,工程总投资2262.32万元。“目前工程部分项目已基本完工,完成新建护岸5.65千米,清淤疏浚33.5千米,清淤土方16.1万立方米。”清三河工作开展以来,洛舍镇采取畜禽养殖场整治、河道清淤清障、杂草(垃圾)清理、落实长效保洁机制等措施,全面推进“清三河”工程。截至目前,全镇在清淤,打捞水草及漂浮物,清理垃圾,封堵排污口,实施河道长效保洁等方面举措扎实,整治效果较为明显,“垃圾河”已得到基本整治。二、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的研究(一)、调查背景开展暑期实践调查活动,一方面是拓展学生的视眼,丰富假期生活,另一方面对“五水共治”调查有着典型意义。洛舍镇属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参与调查更能够了解五水共治工作的成果、困境及公众参与度,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供参阅。(二)、调查结果分析1、从调查结果看“您了解五水共治吗?”有近90%的人了解“五水共治”的政策,近10%的人(老年人为主)不是很—2—了解我省治水政策。以上数据说明我省通过报纸、电视媒体、互联网等传统、现代媒体宣传我省方针政策有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城市居民能够了解我省的方针政策,但是仍有部分居民还不是很了解我省的方针政策,仍需我们通过不同方式对“五水共治”进行宣传。2、在对水的环境的满意度调查中,“你对我镇的水环境满意吗?”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市民对水环境比较满意,说明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三分之一的市民对水环境不满意,仍需要我们近一步的努力,切实改善水环境状况。3、“您支持我市开展五水共治的活动吗?”调查结果显示,有99%的人比较支持五水共治的方针政策,说明“五水共治”惠民政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4、“五水共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人都认为治理污水是首要任务;有9%的人认为分别是防御洪水和排涝水;有5%的人认为是保供水,4%的市民是抓节水。以上数据说明水环境的污水治理工作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根据访谈结果一些市民认为城镇的污水现象比较严重,跟年幼时相比水环境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应该多加强对水环境的治理工作。5、在对“您认为影响我镇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40%的居民表示是生活垃圾所引起的,认为企业将工厂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水中所占比率为60%,以上数据显示居民认为水污染的原因,主要为居民生活垃圾和企业污水的排放两—3—个方面造成。居民生活垃圾方面,显示我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但是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公德意识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提高,一些市民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不高,调查中可以看到一些市民随意的将生活垃圾扔进河道,长时间的堆积造成了河水的重度污染。企业用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水里也是诱发河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河水污染是一个现象,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多方面的,“问题在水上,根源在岸上”。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能较好地将“节约用水、环保用水”的行为与生活习惯相结合起来。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