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一、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⑵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二、过程与方法:⑴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⑵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⑵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环境、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难点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对比中震撼(播放课件,昔日罗布泊图片与今日罗布泊图片对比)看完后学生谈感受,然后引出课题。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习检查(字词展示)萧瑟xiāo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戈壁滩gē沧海桑田cāng2、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简介罗布泊的基本情况。3、提问: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4、自主阅读,思考:罗不泊的消逝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交流、回答)过渡:美景不再,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三、合作研讨,追溯原因1、归纳总结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播放录象短片)2、胡杨诉衷肠,设置情景“假如你就是昔日罗布泊边的胡杨树,你将如何向人类发出控诉?”过渡:胡杨干枯,罗布泊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月牙泉、青海湖的今昔对比图。四、品读课文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直接抒发了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2、重点品读,体会其间的感情:⑴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⑵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⑶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五、拓展延伸1、自然给我们提供了赖于生存的资源,面对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我们该怎么做?(联系生活实际)2、每个同学写一条环保小标语,把自己的观点写进去。六、结语提升1、热爱大自然是我们的天性。2、保护大自然是我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