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阅读课内江市第十五中学许文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有些英语教师来说,可能一节阅读课与其他类型的课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只一味地强调单词、句子、结构和语法等基本的知识目标,而对于能力目标,他们似乎并不太在乎。而比起单纯的知识点来,能力方面的培养却更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促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更能影响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和提高。一节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等,知识方面的讲解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基础目标。作为教师,对一些基本的教学步骤和方法都比较了解,那么,究竟该如何具体去操作?下面我谈谈我自己的几点心得:首先,课前复习:通过复习,教师可以很好地检查和复习好上节课的内容,也可以很好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其次,导入新课: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一个关键点。第三,讲解课文:这一步是整堂课的主要部分。我们得本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来实施这一环节,而不能用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那么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我认为以下方法较为有效:首先、听课文。利用之前已达到的兴奋状态,迅速将这种状态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同时也可以使活跃的课堂温度降下来。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这样虽然气氛不如开始活跃了,但学生的注意却保持着。其次、速读。听了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快速阅读,了解未听懂的地方。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速读这一环很重要。最后、精读。这一步是阅读课的主体部分,是中心任务,但是如何操作好这一环节似乎一直没有一个定论。有的老师可能仍旧在延续填鸭式的模式,他们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不厌其烦地讲解课文中的语法。似乎只有这样做了,老师才会踏实,才会认为学生真正学到了东西。但这只是基本的知识目标,学生的英语语感和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根本无时间得到锻炼,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甚至课本外的知识全都教给学生,其实这样做反而抹杀了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学习效率的提高了。综上所述,阅读课的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教与学,还有比知识点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给学生机会去培养英语语感,去利用英语思考问题,去自主探讨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也只有这样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才不会被无情地抹杀。总之,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注重课堂气氛和教育节奏的把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尽可能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做了才算真正上好了初中英语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