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镇XX年度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20XX年是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班子的开局之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以及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跻身“一市三城”发展规划之列为契机,围绕建设“旅游大镇、宜居名镇、和谐新镇”这一目标,团结和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市十三次党代会首次将乌镇列入“一市三城”发展规划,并提出要将乌镇打造成为“中国旅游第一大镇和国际一流风情小城”。市委、市政府对乌镇的高度肯定和重视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主要完成的经济指标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4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同比增长91.7%;实现财政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30.8%;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50.5%,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78元,同比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312元,同比增长15.3%。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乌镇依托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集中精力做大做强服务业。今年在由新华社举办的首届“长三角十大古镇”评选活动中,乌镇更是一举夺得“长三角十大古镇”以及“最佳人气古镇”两项大奖。在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下,乌镇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深入开展“两退两进”工作,盘活全镇土地存量。以中小企业协会为着力点,推进服务工作开展,联合信用社全省首创银政企合作“小微续贷通”,全年为企业调头资金19056万元,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下了扎实基础,全年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三是城乡建设齐头并进。完成新一轮《乌镇镇城镇总体规划》以及全部行政村的新农村建设性规划编制,确保乌镇下一步城乡建设的科学合理。启动子夜路、姚太线道路改建工程,路面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切实缓解了镇区交通压力。开启镇、第1页共5页村联动发展模式,抓好16个小乌镇建设工作,选址虹桥村东瑶试点进行建设。全面完成村庄整治及扩面提升工作,实现长效管理全覆盖。雅达、平安项目征迁工作加速推进,完成5127亩土地和443户农户的征迁工作,“两新”建设稳步发展。生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顺利通过国家生态镇复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创森”、“治水”等工作进程。同时,还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四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乌镇中学完成整体搬迁工程并投入使用,民合校区资源有机整合,办学条件得到提升。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镇复查,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开展排舞、太极拳等全民文体活动,顺利通过体育强镇复查。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村级慈善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实现100%集中供养或居家安养。敬老院扩建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民兴公墓扩建即将竣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普惠共享,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工作,着力构筑城乡社保体系,充分促进就业。基层社区功能得到提升,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五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完成党委政府换届选举工作,配强配好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展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届中回访活动,完成基层后备干部招考工作。认真组织全镇上下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理论大冲关”活动中我镇代表队获得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全面展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打响“党员服务一条街”品牌,实施“党员净化”工程,设立全市首个“新居民党员服务之家”。积极打造勤政、廉政、能政“三合一”党员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认真组织开展“百千万”实践活动、“四联四送”走访服务活动,促使工作重心下移。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防体系构建,强化组织、群众、制度和舆论监督。一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乌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面对节假日超负荷的旅游运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