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1.1作业名称:掘进台车的凿岩作业。1.2作业区范围:生产计划指定的或临时安排的井下各水平。1.3目的:按设计为巷道掘进提供合格炮眼。1・4使用设备:BOOMER281或ROCKET281掘进台车。1.5岗位职责和权限:1.5.1负责掘进台车的日常点检、保养和维护。1.5.2负责按巷道的标准设计,结合现场的岩石性质施工炮眼。1.5.3有权要求组织持续改进作业环境并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1.5.4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制止、指正进入区域人员的违章行为。1.6人员素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职业禁忌症,安全培训合格并获得台车操作证。2作业程序、质量要求:2.1作业前准备:2.1.1接班:了解掌握上一班次交班情况,接受车间布置的工作任务。2.1.2班前会:按照场班前会管理制度,由当班安全责任人按照接受任务、分配任务、危害辨识、安全预防四个步骤组织召开班前会。当班职工在班前会记录本上签字确认后,持证上岗。2.1.3设备准备:根据上班次交接班情况,配合设备维修工进行故障处理,并依据《BOOMER281台车班前点检标准及报修表》逐项检查并签字确认。2.1.4工器具及材料准备:作业前准备好所需用的钎具、绝缘手套、电笔等物资。2.1.5场地准备:2.1.5.1按照《松石岗位作业指导书》对作业区域内的巷道进行撬查。2.1.5.2清理台车行驶区域的大块,垫平行驶区域的水坑,积水达20厘米以上时安装水泵抽水。2.1.5.3按设备启动、驻车要求将台车行驶至距迎头15米处,停车。(遇下向斜坡道掘进准备时,台车在开向迎头前,要将大臂全部回收到底,达到作业点后,先放前千斤顶并全部撑出,后放后千斤顶并只放一半,使台车后胎保持局部着地)2.1.5.4悬挂电缆,连接电源。a)戴好帆布手套沿巷道将电缆悬挂在挂钩上;用电笔测试配电柜外壳,确认不漏电后戴绝缘手套将插头插入配电柜插座,放下保护盖,合上开关。b)沿电缆悬挂路径检查电缆外观有无异常,发现电缆垂地要戴绝缘手套恢复。c)戴绝缘手套送随机配电柜开关,观察配电柜指示灯有无异常。d)使用电笔测量台车金属体有无漏电,合主按钮,打开照明强光。2.1.5.5对巷道顶板、帮以及掌子面进行再次确认撬查,检查掌子面有无残瞎炮。2.1.5.6将巷道中线、腰线引至迎头,标注中、腰线;检查巷道规格、方向、底板高度,判别是否要刷帮、挑顶或拉底;标示眼位。2.1.5.7将警示牌放置于该作业地点的人员出入口。2.1.5.8连接水管,打开水阀,按岩性需要控制水量。2.1.5.9逐项填写“岗位安全检查表”并签字确认。2.2作业:2.2.1作业内容:根据标示的眼位施工炮眼。2.2.2作业时间:早班在15:00前结束,中班在23:30前结束,夜班在7:30前结束。2.2.3作业程序和方法:2.2.3.1启动掘进台车主电机,将钻臂移到凿眼位置。2.2.3.2打眼原则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可以根据掌子面情况进行调整。2.2.3.3台车开孔时,打开水阀,冲击控制杆放在低冲击位置。2.2.3.4正常掘进时,台车掘进控制杆放在向前位置,开孔深度达10cm时,把冲击控制杆放在强冲击位置。2.2.3.5凿岩完成后,应对炮眼的数量、深度和角度进行检查,并根据岩性情况判断是否对炮眼进行吹风。2.2.4工艺质量要求:2.2.4.1打眼时,周边眼眼位根据标定的轮廓线,偏差不得大于±15厘米,掏槽孔的孔底要超前其它孔20厘米,其它周边、辅助孔底最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2.2.4.2迎头有局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优先对不符合的处理,避免影响后续工序的施工。2.3作业后要求:2.3.1全部眼位施工结束后,应将推进梁收回放置于近地面,关闭水阀。遇斜坡道掘进作业结束,将前机各部件收回到底,先收后千斤顶,后收前千斤顶。2.3.2检查掌子面以及顶板岩石状况,处理发现的问题。2.3.3检查炮孔方向、角度,处理孔口覆盖的岩渣。2.3.4戴绝缘手套关闭随机开关,关闭配电柜开关,拔出插头。2.3.5收回警示牌、电缆、水管到指定位置。2.3.6将台车行驶至指定地点清洗,注意电器防护。2.3.7将台车行驶至指定停机点停放,关闭蓄电池开关,检查设备部件的紧固、缺损情况;收回辅助材料、备件至固定存放点。2.3.8上井后将本班次作业情况、设备维修情况以及发生的问题在交班本上交班,遇异常问题向车间汇报,上交设备点检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