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卷Ⅰ)阅读《理水(节选)》(文本见本专题“精准提升1”“真题自测诊断”),完成后面的问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我来答题][阅卷现场]考生答案①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②心理描写。通过对大禹的心理刻画,表现出他对贪图享乐、顽固保守的大臣的蔑视。③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使大禹和随员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误区诊断得分:2分要点①分析正确。要点②分析不恰当,文中虽有“放他妈的屁!”等心理描写,但不能够反映出大禹等人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形象特征。此处因手法判断不准而扣1分。要点③虽能答出对比手法,但是没有结合原文,只是套用术语,因而扣掉1分。此处要结合文本答出怎么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反映出人物的哪些特征。另外,要点不全,文中的形象描写(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未涉及,扣2分。“3步骤”,解答艺术技巧题[满分示范]第一步,定技巧第二步,释手法第三步,析效果形象描写如“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面貌黑瘦”“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这些语句是对大禹及其随员的形象描写。写出大禹及其随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言行描写如“禹一声也不响”“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上述语句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体现出大禹坚毅寡言的性格,表现了他了解民情,为民请命的坚定决心。对比手法大禹及其随员深入民间,公而忘私,面对施压意志坚定,不改初心。其他官员的吃喝享乐、顽固,站在守旧的立场上,对大禹群起而攻凸显了埋头苦干的“中国脊梁”形象。之,极尽诽谤攻击、威胁恫吓之能事。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尝试写满分答案][答案]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脊梁”形象。[即时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窗棂上挂串红辣椒王长元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那啥,顶子哪?”“下甸子打草去啦。”“啥时走的?”“小半个月啦。”“回来过没?”“没。”村长吸溜一下鼻子:“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要不,那叫什么?对,叫窝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