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狄更斯《双城记》黄旭狄更斯(1812-1870)英国19世纪杰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经历与众不同,脚下走的路与笔下叙写的社会事情反映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现状。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短篇、长篇小说,杂文、特写、游记,其创作的小说代表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虽然是虚构,但是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长篇小说《双城记》以梅尼特医生为线索,以冤狱、复仇、爱情为故事叙写中心,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梅尼特医生、厄弗蒙里地侯爵兄弟、得伐石夫妇的艺术形象。真实反映了18世纪后半期法国、英国两个都城巴黎、伦敦的历史现状,通过小人物揭示了法国、英国几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冲突,隐写英国、法国尖锐的阶级对立。作家对矛盾的态度是人道主义立场,而不是暴力革命的立场。思维深处是要通过改良解决社会矛盾。围绕中心,描写三种心理世界:其一是以梅尼特医生为代表充满正义与人道的爱的世界;其二是以得伐石夫妇为发表的充满复仇血泪的被压迫的心理世界;其三是描写厄里蒙地侯爵兄弟充满荒淫与傲慢的压迫者世界。三个心理世界构成社会矛盾冲突的叙写的心理世界。梅尼特医生是狄更斯肯定的正面人物形象,是人道主义的正义典型代表,他一生都身怀正义。青年时代就见义勇为,凭良心办事,不为利诱,威武不屈。他亲眼目睹厄弗蒙里地兄弟虐杀农妇姐弟的暴行,不计个人得失,写信向朝廷告发。因此,他被侯爵兄弟关进巴士底狱“北塔105号”。在牢狱的第十年,他怀着极大的愤怒,以一枚生锈的铁订为笔,以鲜血与烟灰为墨,以白衫为纸,写下了厄弗里蒙地兄弟对农妇一家残害的确凿事实,并控告他们兄弟和他们的子孙,直至他们这一族类的最后一人,总有一天会负起这一切的罪责。这充分表现梅尼特医生的正义感的血性精神。座了18年的监狱,使梅尼特医生成为一个神志不清,只记得自己是“北塔105号”的屈从命运的“鞋匠”。出狱后,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他恢复了理智。他在充满爱的环境下,用爱洗涤痛苦,以爱息灭仇恨,这样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他明知代尔那是迫害自己的仇家,但是为了女儿的幸福,仍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代尔那被捕入狱,他赶到法国,四处奔走,进行营救,并参加监狱的医务工作,他一视同仁地对待杀人者和被杀人者同样施行他的手术。医生的经历完全是人道主义的化身。以他为代表,还有代尔那、露茜、和卡尔登。《双城记》的三部“复活”、“金线”、“暴风雨的踪迹”都是围绕梅尼特医生进行构思与描写的。沟通联系巴黎与伦敦的媒介奔走两地的是银行职员劳雷。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是专横、凶残、危害百姓的封建贵族典型形象。他们是作家否定的反面人物形象。他们过着豪华、富裕、荒淫的生活。其弟弟语言行为表现出骄奢淫逸、冷酷傲慢、狼毒狡诈的色彩。他认为地和地上的一切都是我的,压迫人是唯一的不朽的人生哲学。他吃巧克力要四人伺候。假如三人伺候他就认为名声受到玷污。他利用特权为所欲为,奸淫妇女,残害和监押无辜。他虐杀农妇一家四人。把知情医生梅尼特医生关入监狱18年之久。他马车碾死人,还埋怨别人伤害他的马。他不顾穷人死活,置穷人于水深火热之中。正因为侯爵兄弟的飞扬跋扈、暴虐无道,激起人民大众的反抗革命情绪,燃起复仇的烈火。作品通过侯爵兄弟探究法国大革命暴发的原因。同时充分肯定法国大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得伐石夫妇是革命群众的代表。得伐石太太是被侯爵兄弟虐杀的农妇姐弟的小妹妹。她与贵族阶级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他们开的小酒店是革命秘密聚会的地点。她使用编织办法罗列记录贵族的罪行。从行为表现出来是意志坚定,沉着勇敢,机智灵活。大革命时期她带领妇女冲进巴士底狱,亲手砍掉狱监的头。革命胜利后,她为巩固斗争成果,执着地向杀害她一家四口的厄弗里蒙地家族的后代人复仇。她丈夫称赞她是个伟大的女人。但是,狄更斯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对得伐石太太持不完全肯定的态度,而把她写成为一个没有理智的冷酷、凶残、狭隘的和嗜杀成性复仇者形象。她不仅竭力要把早已和家庭分清界限的,放弃贵族特权的而离家出走的到英国自食其力的代尔那送上断头带台,而且还要杀了他的妻子与儿子,甚至连蒙冤座18年监狱的梅尼特医生也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