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四中高三地理学科教学课时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考点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2)编者姓名贺建福审核人贺建福使用日期8.1-8.7一、考纲解读1.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二、主要内容A、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宇宙的物质性:宇宙是由各种天体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宇宙的运动性:各天体之间相互---------------------,相互-----------------。3.宇宙的层次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共分为4级,具体如下图所示:B、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1)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2)巨行星:E木星、F土星。(3)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2.地球的普通性(1)运动特征相同: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2)结构特征相似: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同为类地行星。1汾阳四中高三地理学科教学课时案3.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C、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3)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3.太阳辐射分布规律3.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1)空间分布: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2)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3.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如下图所示:(2)特例分析:①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类型:A层的-----,B层的--------,其周期约为11年。(2)对地球的影响。2汾阳四中高三地理学科教学课时案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②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③产生“磁暴”: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④产生极光:在地球高纬地区产生极光。D、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速度的变化。(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S波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P波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2.两个界面(1)a界面——莫霍界面,纵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2)b界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3汾阳四中高三地理学科教学课时案3.三大圈层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图中范围a界面以上部分a、b两界面之间的部分b界面以下部分,分为C1外核和C2内核4.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E、地球的外部圈层1.A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C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三习题内容①典型例题2015年8月,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已经在地球周围运行一年左右的迷你“月亮”,其由于某种原因而脱离小行星带,进入了地球引力的控制范围。据此完成1-2题。1.迷你“月亮”不可能属于()A.总星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太阳系2.小行星带位于()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3-4题。3.天体②表面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①天体的公转周期长②天体的自转周期长③与太阳的距离较近④天体外围的大气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若发现一颗行星与其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