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用电》教学小记永济市城西中学:闫卫霞生活用电是在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部分所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对于触电事故的认识及触电急救的措施,旨在使学生能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以及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设计理念:(1)在设计中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生活用电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能体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观察家庭电路及教室的电路组成,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因为学生多来自于农村回家直接观察学生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而对于城里的学生由于家中多是暗线鼓励学生上网查或是去别的同学家里观察,强调注意安全)。(2)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试电笔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都是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面对实物自主探究,互相交流,教师演示后学生亲自动手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3)在整个设计中,让学生亲自上台展示,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4)课下让学生自己制作家庭照明电路模型,又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以提高。实践过程:上课时我先出示学习目标,其余基本上是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各部分元件的作用,很欣喜的看到学生们很精彩的解说与分析,分析完成后展示同学自己制作的照明电路当看到灯亮的一瞬间整个教室想起热烈的掌声!对于第二部分学生上网收集了许多有关安全用电隐患的图片都在课堂上一一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对于安全用电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课件,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制作完成了照明电路并且看到灯亮了,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极为活跃,基本上达到了学习目标,有的学生告诉我礼拜天回家帮助家长更换了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从而消除了家庭电路中的安全隐患。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这个角度来说本节课是成功的,但是我在设计时知识容量过大,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对于高压触电没有补充,对于触电的急救也是一下而过,所以感觉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设计上还应该在仔细斟酌,怎样做才会更好?同时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使知识和能力更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