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乡医疗救助开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缓解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切实减轻城乡居民患重大疾病的经济负担,有效控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我县于20XX年、20XX年先后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几年来,县人民政府多次对医疗救助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特别是20XX年通过召开听证会,制定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保政办发〔20XX〕59号),推行了“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模式,医疗救助工作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一、城乡医疗救助政策重点1.资助参合参保。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每年对农村五保户和百岁老人参加新农合进行全额资助,对农村低保户参加新农合按其应缴费用的50%进行资助,对城市低保户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每人资助40元。通过资助参合参保,确保医疗救助对象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2.门诊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每年对五保户和百岁老人发放500元的门诊包干救助金,对五保户、百岁老人、低保户中患特殊慢性病及癌症、尿毒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每年给予500-1000元门诊救助。3.住院救助。农村五保户及百岁老人的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实现全免,城乡低保户在州、县、乡住院治疗的,分别按其自付费用的40%、50%、60%给予救助,最高限额5000元。4.临时医疗救助。五保户、低保户以外的其他困难群众,因大病住院治疗经新农合或城镇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基本医疗费用仍然超过1万元的,按15%的比例给予救助,最高限额4000元。5.慈善医疗援助。城乡贫困人员住院基本医疗费用经报销补偿及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仍超3万元的,按5%比例给予慈善医疗援助。6.重大疾病救助。对农村儿童先心病和白血病,在政策包干的限额内,按20%比例给予大病医疗救助,另80%由新农合承第1页共5页担。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成效1.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为197万元,20XX年增至314.9万元,20XX年为217万元,20XX年增至407万元,20XX年增至430.1万元。2.城乡医疗救助人次不断增多。2008年为299人次,20XX年为20799人次,20XX年为24384人次,20XX年28867人次,20XX年为30787人次。3.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实际支出量逐年攀升。2008年实际支出59.88万元,20XX年实际支出115.95万元,20XX年实际支出146万元,20XX年实际支出300.85万元,20XX年实际支出587.45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政策逐步向重大疾病患者倾斜。20XX年以前,重大疾病患者每年最高可享受3000元的城乡医疗救助,20XX年后这一封顶线提高到了5000元,如:复兴镇那铁村村民彭司卫,身患尿毒症,20XX年获得了5000元的大病医疗救助金。仅20XX年,全县共有169名大病患者享受了最高限额的大病医疗救助。而且,农村儿童先性病、白血病等特殊大病病种不受封顶线限制,如水银乡花桥村的小男孩彭煜宸,因患儿童先心病,20XX年享受了医疗救助金9000元。5.五保老人完全实现了病有所医。全县共有五保户2127人,2008年以来,共有985人次五保老人住院治病,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05万元,切实保障了老人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如水银乡哪东村的散居五保户刘序翠,20XX年因患冠心病入院治疗,总花费23032元,新农合报销17274元,剩余5758元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兜底结算,老人不需要掏一分钱就把病给完全治好了。6.城乡低保对象大病治疗后的个人自付费用大幅度降低。全县每年共有3.46万城乡低保对象享受到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切实减轻了医疗负担。如复兴镇茶市村的低保户贾治根,身患肝硬化,到县人民医院住院疗,基本医疗总费用为20666元,按70%报销新农合后,个人自付6200元,再按50%的比例享受城乡医疗救助后,个人只需承担3100元,仅占住院总费用的第2页共5页15%。三、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1.医疗救助资金量投入不稳定。从2008年至20XX年这五年的医疗救助资金量投入情况看,每年的资金量都是变动不居的,忽升忽降,令人难以琢磨。由于上级转移支付不稳定和本级地方配套不到位,使得救助资金每年都难以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住往畏惧发生资金透支风险,而人为降低救助标准和抬高救助门槛,而一旦调整医疗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比例和降低救助门槛后,医疗救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