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类永久活动基地建立应该是什么样子?问题研究:一、火星概况1、火星(Mars)位于太阳系第四颗行星,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2、被称为“红色行星”表层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具有红色的外表。3、表面温差大——火星大气稀薄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夜晚为—73℃4、火星地表景观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遍布尘埃,常有大风,沙尘暴往往能持续数周。奥林匹斯山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水手号峡谷二、火星上是否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液态水?时间国家名称成就1976美国海盗1、2号传回图像以及对土壤、大气的分析结果1997美国火星探测者发回古老漫滩照片以及土壤分析结果1997美国火星环球探路者为水存在提供进一步证据2003欧洲火星快车测绘火星矿物成分,对大气进行研究2004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研究岩石土壤,搜寻水是如何影响火星的证据2006美国火星勘测轨道器关注火星天气变化,寻找水存在的迹象探测器名称发射时间抵达时间国家结果希望号(行星-B)1998年7月3日18时12分日本失败火卫一-土壤搭载中国萤火一号1998年7月3日18时12分俄罗斯失败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2011年11月8日2014年9月24日7:42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印度成功火星探测好奇号激光攻击岩石示意图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火星的环境条件:干涸的河床——曾有过液态水大气层比现在厚,温度更高火星两极覆盖有干冰组成的冰盖火星土壤中含有少量的水分子(好奇号采集的火星土壤样本:2013年9月,美国航天局“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表面土壤按重量算约2%是水分,这意味着每立方英尺(不到0.03立方米)的火星土壤能够获得约1升的水)火星中纬地区地表之下埋藏大量的水冰若在火星上生存,需要改造那些环境条件?(小组讨论)1.火星是地球上人类可以探索的距离较近的行星之一。2.大约40亿年以前,火星与地球气候相似,探索使火星的气候变化的原因,对保护地球的气候条件具有重大意义。3.火星有一个巨大的臭氧洞,太阳紫外线没遮拦地照射到火星上。火星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臭氧层一旦消失对地球的极端后果。4.从长期来看,火星是一个可供人们移居的星球。为什么研究火星?我们需要克服或创造那些条件?移民到火星吃什么?土豆是最佳选择土豆为什么是最佳选择?三、绿航星际试验平台由乘员舱、生物舱、生保舱、资源舱组成它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动植物培养、废水废物处理、大气调控等多个功能单元的协同匹配,实现封闭环境内的大气、水和食物的高效循环再生,建立适合人类长期驻留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体系,旨在大幅减少地面物资补给需求。2016年6月17日上午,"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在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正式启动。4名志愿者进入面积37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开展为期180天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试验验证。基于能量供应、膳食平衡、口味丰富、健康保健等方面考虑,科研人员在舱内栽培了5类25种植物,其中包括小麦、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生菜、苋菜、小白菜等蔬菜作物,草莓和樱桃番茄等水果植物,铁皮石斛、辣木等功能植物。除受控生态生保技术外,试验还将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长期密闭隔离状态下人类心理生理变化及相互作用、长期密闭环境对人体节律与睡眠规律影响、长期密闭环境下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