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50米跑》姓名:谭茗茗工作单位: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学科年级:三年级体育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50米全程跑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和考核项目。主要是通过50米全程跑的要求学生用全力快速跑完50米的距离,进一步改进跑的技术,发展速度素质和跑的能力及神经和心肺功能。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95%的学生知道50米全程跑的四个环节,知道完整的技术动作要领。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四个技术环节,完成50米全程跑。1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及途中跑技术动作。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三年级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走和跑习惯和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如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使得学生感受跑的快乐和益处,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进行了摆臂和高抬腿跑的练习,为后面的50米跑做铺垫。引导学生说出50米全程跑的四个技术环节。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帮助学生学习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的技术动作。然后通过不同距离的快速跑练习,使学生体会50米全程跑的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慢慢理解,掌握,突破教材重难点。课上教师示范,学生示范技术动作,加强直观教学。最后,让学生体会完整技术动作。本节课安排游戏“运球接力”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四个环节的链接。教学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组织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要及时的纠正存在的错误激发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原地的摆臂、原地的高抬腿练习和行进间的高抬腿练习充分的作好准备活动,让自己进入最佳的奔跑状态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组织50米的放松跑让同学体会正确的技术动作在放松跑的过程中体会正确动作所带来的奔跑快感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进行快速跑,在跑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技术动作尽力的完成50米快速练习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八、板书设计前掌着地身莫摇前后摆臂纸不掉眼看前方跑直线快速奔跑我第一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主要技能。教学这节内容时,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牢牢地“拴”住学生。因此我在做准备活动中我就采用游戏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很快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