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孟子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韩剧吗?但是,以下说法你会接受吗?近日,中新社发布了这样的一条消息,“孔子是韩国人?韩国‘释奠大祭’祭祀孔子”。5月11日,韩国首尔成均馆隆重举行了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韩国年年祭孔,每年都会在首都成均馆文庙大成殿和全国200余所乡校同时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孔子(公元前551~前476)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总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记者获悉,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孔子学院标志2004年开始,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终于诞生。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是中国的,儒学是世界的。孔子是一张中国走向世界的名人名片。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2.百家争鸣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在国内,各地都有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庙。在国外,美英等国的众多学者公认孔子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孔子。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先师孔子行教像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昌平陬邑(zōuyì,今山东曲阜[qūfù]市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仁”是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孔子说:“仁者爱人”。他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父子兄弟要孝悌,人与人要讲诚信……【知识窗】【畅想天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道(导)之以德,齐(约束)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讲学图《春秋》集传大全书影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史事。非孔子所著。《诗经》书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论语》《论语》共20篇,1.1万多字。孔子辞世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论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汇集编为《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最权威的资料。《论语》书影杏坛(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杏坛,传说为孔子讲学处。现存建筑是后世为纪念孔子所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论语·为政》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中华史纲》创新设计假如你给孔子设计一张我们现代人使用的名片,你会在上面写一些什么?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面对社会变化,不同的学者各自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众多学派,号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子:古代对有修养、有学问人的尊称2.百家争鸣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膑【看图说话】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主要观点“民为贵”“君为轻”“仁政”孟子故居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孟子师承子思(一说子思学生),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