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小学数学教育—20163VIP免费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小学数学教育—20163_第1页
1/4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小学数学教育—20163_第2页
2/4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小学数学教育—20163_第3页
3/4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山东省梁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两部分内容,它是在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其核心内容是百分数意义的教学。在一次教学能手评选中就该课题听了几节课,参评的每位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争采用不同的方式突破重、难点,经过听后整理,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案例一:1、判断谁的命中率最高。师:大家都喜欢打篮球吗?生:喜欢。师:学校为了普及这项活动,要求各班成立篮球兴趣小组,然后再选出投篮比较准的同学组建学校篮球队。下面是几位同学的投球情况:李明投中16个,张华投中13个,王伟投中18个。你认为谁投的最准?生:仅凭每个人的投中个数是不能判断的,因为不知道每个人投的次数。师:李明投了25次,张华投了20次,王伟投了30次。师:根据这些数据大家会判断吗?学生有的用小数表示、有的用分数表示、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看分数表示形式、、。师:现在能很快的看出哪个同学投的准吗?学生摇头。师:如果不能,那应该怎么办呢?通过通分得到、、、。师:现在能判断吗?为什么?生:分母都是100的分数,能清楚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同时也便于比较。2、引出百分数的定义。师: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64%、65%、60%。这样的数就叫百分数,它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板书课题: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表示的是一种比例关系。师:在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百分数呢?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案例二:1、情境导入:师:大家喜欢打篮球吗?生:喜欢。师:你喜欢哪个篮球运动员?生:姚明。师:老师也非常喜欢打篮球,非常喜欢姚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姚明参加NBA比赛中的一段视频,大家想看吗?116—2513—2018—3064——10065——10060——100课件播放约2分钟NBA比赛视频,,学生看的群情激昂。师:同学们,你想知道姚明这一赛季的得分情况吗?课件出示姚明的赛季得分数据表:时间投篮命中率三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10月1日48.60%0%93.80%8月9日54.80%100%86.60%7月8日50.70%0%58%6月7日51.60%0%86.20%5月6日51.90%0%85.30%4月5日55.20%0%78.30%3月4日52.20%0%80.90%2月3日49.80%50%81.10%师:谁能说一说这些数据在表格中的实际意义吗?学生试说含义。师:(指着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表示的含义。师:看来这种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到处都存在。像48.60%、54.80%、50.70%、......这样的数就叫百分数。“%”这个符号叫百分号,百分号前面的数是百分数的分子。你知道百分号相当于分数的什么吗?生:分母100。师:你们知道百分数怎样读写吗?师:写成分数时读作一百分之几,但写成百分数时要读百分之几。师: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百分数?百分数有代表怎样的含义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百分数)2、探究新知课件出示:姚明投进9个,易建联投进11个,王治郅投进5个。师:在这场比赛中,谁的投篮更准一些?生:无法判断,因为不知道他们每个人投篮多少次。课件出示:姚明投进9个,投篮次数为20次;易建联投进11个,投篮次数为25次;王治郅投进5个,投篮次数为10次。师:现在你能比较谁投篮更准一些吗?引导学生重点看分数表示形式、、。师:现在能很快的看出谁投的准吗?师:如果不能,那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通分,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师:现在能判断吗?为什么?学生结合情境说一说是如何比较的,同时说一说这些百分数的实际意义。3、总结。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案例三:“先学后教”(含学案导学)学生通过自学结合搜集的百分数的大量信息,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和用途,从而引起对百分数意义研究的兴趣,接着出示相29—2011—255—1045——10044——1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解惑”还是“施惑”?——“百分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思考—王军仁—小学数学教育—2016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