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鸦滩镇中九年级历史月考卷考试范围:1-3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命题人:秋收第I卷(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B.土地收归国有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2,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A.血统B.语言C.宗教D.风俗习惯3,人类历史掀开文明时代篇章的标志有()①国家的产生②文字的发明③禅让制的出现④人们开始定居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4,对比以下两幅图片,你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是:()A.亚非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欧洲古代文明发源于海洋地区。B.亚非古代文明比欧洲古代文明发源早。C.亚非古代文明有专制特点,欧洲古代文明有民主特点。D.亚非古代文明为封建文明,欧洲古代文明为奴隶制文明。5,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邀请,印度总理辛格于2013年9月访问中国,辛格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交流频繁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D.农耕文明发达7,右边示意图描述的是:()第7题图A佛教的传播路线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8,罗马帝国的最繁盛时期是指()A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C.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D.公元2世纪到公元3世纪圣索菲亚大教堂印度中亚中国朝鲜东南亚日本亚非古代文明发源地亚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9,上图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廷帝国10,在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的路上,你认为这一标志对谁没有约束力?()A.妇女B.外帮人士C.成年男性公民D.奴隶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0分,每题1分)1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古希腊,以下是对古希腊知识的归纳,请你完成;①希腊神话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状况。②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在。③对亚历山大大帝影响颇深的古希腊著作是。④与马拉松长跑有关的著名战争。⑤古希腊科学家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12.①古巴比伦的发源地在②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③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④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⑤小朋友喜爱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出自《》三,阅读后改错:请找出错误的文字并更正(8分。至少找出并改对四处错误)。1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农民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穆罕默德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创立有经典《圣经》的伊斯兰教,后出走麦地那,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佛教的宗教信仰有关。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巴黎圣母院。《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荷马的代表作。(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14,(10分)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井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要求两种方式各一例)。(4分)(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15.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ABC请回答:(1)请说出上面A、B、C三种文字分别出现在哪些大河流域?(6分)(2)对以后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