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与计算部分一、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后加热。()2.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3.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5.蒸馏时冷却水从上口进下口出。()6.从碘水中提取碘,用酒精作萃取剂。()7.从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固体,可用过滤的方法得到。()8.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体中。()9.易燃试剂与强氧化剂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10.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11.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将氢氧化镁的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13.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应贴的化学品标志为氧化剂的标志。()14.油汤洒到衣服上可用汽油除去,利用的原理是萃取。()15.试管、烧杯、蒸馏烧瓶、坩埚、蒸发皿均可以直接用于加热。()16.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加热。()17.分离CuO和KCl可采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18.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19.在实验中不慎将手划破,应立即用浓氯化铁溶液止血。()20.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加安全。()21.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22.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23.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24.称取5.8克氯化钠固体时,若将物质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会造成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低。()25.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计算、称量、溶解。()26.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27.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28.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29.标准状况下,28g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30.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时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31.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32.一定条件下,2.3g钠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和Na2O2混合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33.标准状况下,1.12LNH3中含有0.05mole-。()34.常温常压下,11.2LCO2中含分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35.等物质的量的Cl2分别与足量Fe和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36.含有1mol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胶粒数为NA。()37.1mol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138.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39.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40.将22.4LHCl溶于水配制1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41.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42.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NA。()43.足量铜与0.1L18.4mol/L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一定小于0.92NA。()44.1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45.把100mL3mol·L-1的H2SO4跟100mLH2O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mol·L-1。()46.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47.从1L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48.1molO2与金属钠完全反应,O2可能得到2NA个电子。()49.标准状况下将0.5molSO2气体与0.5molH2S气体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NA。()50.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物中,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二、填空题:51.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序号为⑧和⑩的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