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陈江乡小学向建华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通过以上分析,我把本文的学习重点定为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难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在观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巩固词语(课件出示):看守清闲磨镜片固定显微镜名堂微生物聘请千里迢迢拜访(先指名读,再齐读)2.请同学们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玩名堂(二)、探究玩法过渡: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玩出大名堂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并动笔用序号在书上标出来。1.列文虎克是“怎么玩”?请读读第2、3自然段(指名读),请大家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看守”、“磨”。(1).重点读句子:“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很小的书籍。”(2).请学生找出反义词:厚、薄。这一厚一薄,看似简单,实际上暗含着他多少心血呀。提问:通过对词语和课文的品味,大家对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感兴趣吗?提问: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玩中要耐心,有持久性,勤于动手才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乐趣。第二小板块:感悟新玩法(第4自然段)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2、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3、交流讨论他的玩法:(1)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3)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引读:列文虎克第一次玩放大镜的时候,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看到了什么?第二次又有了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结果发现了什么?(一个小人国和居民)图片展示显微镜和微生物。提问:A.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内容?B.这样“小人国”指什么,“居民”又指什么?看了放大镜下蚊子的腿,看了显微镜下的“小人国”,你们想说些什么?假如你就是列文虎克,就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会怎样想呢?我们就带着这种兴奋、激动的感觉来读读课文。(三)、感受大名堂过渡: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请同学读第5自然段,名堂到底有多大?请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学生有所感之后,再组织讨论。1、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2、提问:“玩具”指什么?(四)、替换朗读、理解引号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1.请学生说说“小人国、居民、玩具”在课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2.请学生把“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和文中的“小人国、居民、玩具”进行朗读。总结:通过朗读对“小人国、居民、玩具”比喻成“微观世界、微生物、显微镜”,让我们能更加形象的认识它们。给他们加上引号,引起我们注意,提醒我们要注意理解它们的另一层意思。(五).小结提问:课文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告诉我们什么?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也能从玩耍中获得成功。板书:玩出了名堂玩名堂镜片发明放大镜放大镜发明显微镜显微镜(玩具)发现微生物(居民)发现微观世界(小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