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联律及诗律常识VIP免费

联律及诗律常识_第1页
1/15
联律及诗律常识_第2页
2/15
联律及诗律常识_第3页
3/15
联律及诗律基础知识讲座鲁鸣皋所谓对联律,即对联格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对联的基本知识,实际上也就是要求掌握对联的基本格律。欣赏与创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下面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第一讲、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联律六要素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抛开身外名和利,泯却人生恩与仇。(正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满招损,谦受益。(反对)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但是也有字数不相等的,但不是严格意义上对联,只能算是特例。如袁世凯死后,湖南王壬秋写了一副挽联:1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上联五字,下联六字,字数不等。作者特意把“千古”与“万年”看作对仗,借用对联的形式,形成“袁世凯”对不住“中华民国”的弦外之音。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二、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我在一首诗中的两联:深更星寂寂,静夜蛐啾啾。一阵雷声起,千珠雨点稠。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三、节奏相应,平仄相谐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为明鹏兄之子文俊桂芬结婚贺喜:文光/射斗牛/昨日/蟾宫/折/月桂俊杰/牵连理/今宵/梅苑/挹/清芬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我写陆羽:2青灯黄卷山人志,绿树碧泉处士心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联律及诗律常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