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5(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1-2题。1.根据图5(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5(a)中的A.①B.②C.③D.④2.图5(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顺序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Ⅰ、ⅡD.Ⅲ、Ⅱ、Ⅰ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4.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B.地理信息系统(I)C.全球定位系统(P)D.北斗导航系统(BD)6.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15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区域修建水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8.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图中是某丘陵区域的地形图,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地势较陡;等高线稀疏表明坡度较小、地势较缓。东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过度采伐。完成9~11题。9.关于该区域的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E处低于F处B.图中G处高于H处C.图中E处海拔高度大于300米D.由E处到F处地势逐渐上升10.该区域遭遇较强降雨时,东侧的J处很快流下浑浊的径流,而西侧的G处则过一段时间才流下相对清澈的径流,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处所在的小流域A.岩性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坡度不同D.植被覆盖率不同11.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坡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列四处最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是A.E处B.J处C.K处D.L处12.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第1页(共8页)第2页(共3页)等高线练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