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PPTVIP免费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PPT_第1页
1/34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PPT_第2页
2/34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PPT_第3页
3/34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目录一品经典二读故事三讲道理四学方法品经典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1.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3.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4.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6.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含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训俭示康》8.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唐贤文》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10.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就来学学古人的至理名言。1.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2.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3.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4.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谚语5.囊中未空先节约。——(布依族)谚语6.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7.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锡伯族)谚语8.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谚语9.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谚语10.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谚语民间谚语读故事•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民间故事四菜一汤朱元璋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房梁挂钱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P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