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说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说明:“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感激,关心、孝敬父母长辈。”本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第二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由“说说我的家”“我是怎样长大的”“爸爸妈妈真辛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和“共建文明家庭”五部分组成。这些内容都是围绕“我爱我家”这一主题展开的其中以“爱”和“家”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体验家人的爱与关心了解家人的辛苦与烦恼。“说说我的家”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组成及其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过程体验。实践与思考相结合。教学目标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2、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3、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课堂体验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教学难点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教学环节活动一创设情景看照片向同学接受自己家庭。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家好吗2、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让大家了解你的家,那我们一起来介绍自己的家人。。活动二贴照片分享幸福时光。教师活动出示自己的家庭合影说说自己的家庭组成引发学生表达欲望。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采,就让我们展示并分享一下吧。出示要求1、把自己带来的全家福或生活照片贴在自己书上的贴照片处。2、在小组内每人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照片的来源和其中的故事让大家分享那幸福的时光并简单介绍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小组交流、共享。3、每组选1名学生上台向全班汇报交流。设计意图营造快乐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体验家庭的幸福温暖在快乐中学习交流。活动三找规律了解自己家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完成家庭情况调查表。1、每个小组的同学讨论,然后观察每组家庭的成员组成情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也可以去别的组参观。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我们发现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两口之家,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四口之家,也有的是祖孙三代。最普遍的是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3、你了解自己家的每一个人吗?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完成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并选2、3名交流能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找出规律汇报交流。活动四教师出示家族观察图,播放家族歌,学生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是谁的孩子?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3、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家族结构图回答问题。活动五再听儿歌做练习巩固应用。1、播放《家族歌》让学生听。2、出示练习:考考你爸爸的哥哥称爸爸的弟弟称爸爸的姐妹称妈妈的兄弟称妈妈的姐妹称我是爷爷奶奶的我是姥姥姥爷的我是大伯的我是舅舅的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八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核心理念,也就是教育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体会学习这节课,知道了家庭的重要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用自己的全家福或家庭生活照片把生活中的欢乐情景搬到课堂上,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让学生体验快乐的同时了解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情况。通过情境创设、找规律、观察家庭成员结构图使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