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芳2016届高三地理教学反思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虽然成绩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试卷还是浅浅研究了一下。总体难度比前两年有所降低,试卷评价和反响要好于去年。201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1地理试题具有“平和稳重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可持续”的特点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的宗旨,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设问构思精巧,合理区分。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要注意将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引入课堂,关注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养成良好地理思维过程。这些应贯穿整个高三教学中,高三教学分3个阶段,也就是三轮复习,现在分别谈谈每一轮自己的心得及建议。关于一轮复习:①、核心是夯实基础,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容易明白各个知识点,但却不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比如大气运动部分,必须由浅到深,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把各种影响因素一条条添加上去,这个因素有什么特征,对大气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建议:一轮复习为提高时效,应用思维导图的链接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网,每单元有大网,每节课有小网,大网套小网,组成高中知识世界的天网。②、②在构建知识网络的上,以前总是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建议:以后可以尝试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来构建知识网络,一组下达一个任务单,用思维导图构建小的知识网络,然后师生合作共同单元知识的大网。深感思考的过程是别人替代补了的,现在的高考非常注重思维过程的考查,思维的过程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上,可以说无处不在。③、深入理解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当然离不开练习。建议:练习题目的选择最好是各知识点的对点演练的高考题,不必要把整个高考题组都讲完.分析试题注意与知识点的无缝对接,此训练培养学生熟练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然后变式题目再演练演练,已达到巩固和提高目的。④、做好纠错,查露补缺。以前知识上的弱点、盲点在这一轮必须扫清,纠错对地理概念认识不清、原理和规律的掌握不到位,这就要求学生要做纠错,不纠正,必然每次考试在这样知识点上都失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保障,纠错集不能流于形式,很多同学建的时间长,用的时间短,这样显然不合理,建立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进行思维重组,重新认知。建议:以后的教学在这点上从高一就养成习惯.关于二轮复习:也就是专题复习,①选好专题,核心专题必须突出重点,把握主干,并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横向梳理和综合。经过这一年,我发现二轮复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专题,自然地理5个:地球与地图、大气、河流、地质地貌、地理环境整体性欲差异性,人文地理4个:城市专题、产业活动专题、区位分析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专题,这些专题也不是要面面俱到,每个大专题下结合考纲要求突破几个小微专题就可以了,再面面俱到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不愿意听,没有效率.②把握专题拓展的广度并挖掘其深度。专题拓展的方向很能体现一位老师对高考的把握情况,需要老师熟悉考纲的变化、研究高考新动向,了解国内国际的热点.除自己研究外,还要多参加备考会.今年几次高三备考会,对复习的指导意义明显.根据这些信息确定专题该延伸什么,挖掘到什么程度.总之我们的专题在内容紧随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热点新事物、社会实践相结合,如近年来的海绵城市,区域农业发展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等。③精选二轮复习的试题。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高考解题能力。现存的参考资料很可能一轮采用高考真题,二轮还是这些高考真题。为了避免重复浪费时间,老师需要查阅各地模拟题,精编试题,对点演练,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再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想一想,联想是否做过类似解法的题目,共同进行解题方法与思路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关于三轮复习:侧重在答题的技巧和规范,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得分。①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做题步骤是这样的,首先站在地理的视角,读材料,大意一出来,问题也就出来了。其次设问要好好审,中心词,限定词、提问动词,他们决定答题的方向。最后看分值,回归材料或者结合所学找要点。良好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