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研究彭阳县第五小学李桂莲2020、1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创新的国家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需要教师的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创新,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成共识。彭阳县第五小学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标杆示范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这学期我校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近两年我校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我校建有“三室”(录播教室、互动教室、智慧教室),持续推进“三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我校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我对该试点项目的印象可以概括为几点:第一,行动坚决,我校项目方向明确,组织有方,政策到位,措施有力,各方领导重视,教师人人参与,家长充分知情。第二,全面覆盖,我校建立了教育云平台,实现学校互联网200M带宽接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互动课堂、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教育公平,形成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三,常态应用,我校进展快,推广力度大,已经进入许多学科,从语、数、外、音、体、美都较好地体现了技术赋能作用,不但为教师赋能,也为学生赋能。信息技术应用的优点:一、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实践过程,又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的过程,更是探究、情境创设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活跃思维,使各种竞技因素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它能调动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的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而当认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使兴趣更为丰富和深刻,产生更高水平的认识需要和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厌学、苦学变为好学、乐学。例如:在《开国大典》一文的教学时,链接入开国大典的宏伟壮观场面的录像资料,放映一些中华民族英雄儿女面对压迫、侵略、同仇敌忾的片段影片,结合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情景不受时空限制,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再现于学生眼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符合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感”,心生疑惑,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直观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直观的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一个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的效果好,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由于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图形、声音、影像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无论讲得多仔细都无法让学生对这几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具体认识,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轻松的把这几个概念讲清楚。这样利用多媒体形象地呈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