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比喻的种类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典型例句A.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B.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1E.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夸张的几种形式1.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如: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2.缩小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如:a.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A.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B.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典型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典型例句2(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