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为2019年春节期间上海流出人口流向数据。完成下面小题1.与河南相比,江苏省在上海的务工人口比例高,主要原因是江苏省()A.经济发展更快B.政策支持更强C.距离上海更近D.人口总量更多2.外来人口对上海市人口的主要影响是()A.老龄化加重B.劳动力减少C.出生率下降D.生育率提高3.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和外来常住人口。根据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反映,2011年~2019年期间上海市()A.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B.常住人口数量减少C.外来迁入人口趋缓D.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大大减小M市是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生产和加工基地。1945年,该市人口仅约1000人,到1960年聚增至20万。下表示意该市部分年份的总人口数和盛市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年总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4.1992~1993年期间,该市人口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B.行政区划变动C.自然资源开发D.产业结构调整198073.855.48199094.172.96199296.973.811993233.740.562000250.642.962010290.463.592020278.172.485.2010~2020年期间,该市()A.城镇人口增长8.89%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B.第一产业产值明显下降D.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我国目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7.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人口迁移偏重于()A.开拓式的人口迁移B.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C.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D.城市间的人口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9.“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0.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11.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是指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下图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序演化特征与城乡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研究时段内,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时空演变特征是()①从东部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张②从中西部地区逐渐向东部地区扩张③总体呈加速发展态势④总体呈减缓发展态势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3.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最高的直辖市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14.我国某省新生人口近年呈断崖式下降,原因可能是()①育龄妇女减少②人口外流③生育养育成本高④政策限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5.上海引进海内外人才的主要优势是()A.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C.创业环境好,发展质量高B.农业发达,物产丰富D.四季分明,气候宜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人口占25.83%,西部地区人口占27.12%,东北地区人口占6.9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下图是全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