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教学设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是鲁科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3节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重点介绍了金属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本质——金属表面形成了微型原电池讲述了防护金属腐蚀的主要方法,并介绍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不但运用原电池原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也再次运用了电解原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加深了学生对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金属腐蚀现象的进一步认识,金属发生腐蚀更多的是电化学腐蚀,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分析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提高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利用电化学知识对金属进行防护,是对所学电知识的综合灵活的运用,学好本节将对前面所学的电解和原电池的知识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二)学生分析知识上:通过初中知识以及本章上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金属发生腐蚀的一些条件,掌握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及金属的还原性与活泼性关系。能力上: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观察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心理上:由于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注重表面现象,缺少生活经验,缺乏一定的深入理解和综合思维的能力。二、目标分析课标要求: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模块学习要求:1.能简要说明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2.知道要防止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关键在于阻止金属成为原电池的负极,避免它发生阳极氧化而溶解。3.能列举防止金属腐蚀的主要措施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了解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理解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3)认识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能解释两种电化学防护方法的原理。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对比实验的探究学会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以及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②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金属腐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切实感受金属及合金在国家建设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爱护资源科学利用资源的正确思想,感受化学对人类进步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策略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金属的电化学防护原理教学难点:金属发生析氢和吸氧腐蚀的原理突破策略: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强化巩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具体过程,使学生明确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区别和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五、教学流程:知识复习f情景导入f目标展示f自主学习f实验探究f合作交流f达标测试f归纳总结六、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七.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知识复习(2分钟)教师质疑: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思考一下两个问题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原电池哪一极金属易被腐蚀?学生思考回答:活泼性不同的两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易被氧化而腐蚀。【设计意图】回顾旧知,铺垫新内容。环节二:情景导入目标展示(3分钟)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1)生活中常见金属腐蚀的图片;(2)金属腐蚀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教师: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金属生产设备的腐蚀经常导致工厂停产,金属腐蚀还会使桥梁、建筑物等损坏甚至坍塌,许多场所的金属腐蚀还会导致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观看图片,聆听讲解。惊诧之余,体会感悟:金属腐蚀不可等闲视之!【设计意图】创设情景,结合生活实际和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对金属的腐蚀有直观的感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