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前滚翻》教学设计复兴镇中心小学校何洪海一、设计理念:此课本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体育课堂评价作用。结合本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各种“玩”的活动中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前滚翻是一项学生喜爱的体育技巧项目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在碰到危险时能及时、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前滚翻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动作之一,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找到合理的手臂支撑点,能低头含胸顺利的翻过去,难点是蹬地有力,团身紧滚动圆滑。跑是各种运动项目基础,作为三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主要练习项目,必须坚持经常性的训练,而学生主要的问题是小腿力量不足和手脚协调性差,训练比较枯燥,成绩提高缓慢。因此训练必须要采用多种方法,最好能结合各种游戏来激发和促进学生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是柔韧和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运动技能比一二年级有较大提高,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但感知事物以直接视听和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本课多采用直观示范法、练习法、展示法、比赛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提高障碍跑的动作水平。四、教法学法:1.教法:运用示范法、竞赛法、评价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模仿练习法、对比法和小组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模仿、小组研讨、对比练习中悟出动作要领,掌握提高动作技能,培养勇敢、协作等精神。五、场地与器材准备:体操垫40块六、教学过程:(见教案)七、课堂教学效果预计: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50——60%左右,平均心率在120—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40次/分左右。三年级《前滚翻》教案班级三年级人数40授课教师何洪海课型新授课学习阶段水平二教学内容1.前滚翻2.素质练习教学重点前滚翻时低头含胸、团身顺利翻过教学难点两脚用力蹬地、团身收腹,滚动圆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前滚翻的作用,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学会游戏的方法,懂得安全活动的意义。2、技能目标:90%的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能,提高障碍跑动作水平。3、情感目标:能遵守规则,展示自我,自觉克服运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社会适应:与同伴和谐相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探究行为。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次数开始部分1.指定地点体委集合;2.师生问好;3.宣布学习内容、目标与要求;4.安排见习生1.教师声音洪亮,精神饱满;2.检查服装;3.安排见习生。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学生按要求集合。2.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3.见习生出列。2准备1.围绕体育馆慢跑五圈,教师领做准备活动。2.专项准备活动。1.教师监督跑步情况。2.让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1.四列横队,一二排向后转。2.认真参与,仔细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8部分基本部分前滚翻动作要领:从蹲撑姿势开始,提臀,两脚稍蹬地,两腿稍瞪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1.组织学生自由练习。2.让几位学生出来做前滚翻动作。3.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4.教师放手让学生练习并观察。5.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再示范。6.教师组织学生出列表演,集体进行讲评。1.学生尝试练习。2.学生做前滚翻动作。3.学生认真看老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