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14~19世纪初的历史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中国历史经济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4世纪中期~1840年)1.农业: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多熟种植制及其品种开发;引进国外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施用饼肥;出现《农政全书》等农学著作。2.手工业:明晚期炼钢技术仍在世界领先;景德镇成为全国瓷都,明清发明五彩瓷和珐琅彩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江南民营手工业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缓慢发展。3.商业: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徽商、晋商崛起。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政治1.明朝:2.清朝:①明太祖废丞相制度,设殿阁大学士(顾问);②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确立;③明宣宗时内阁获票拟权。但内阁并非法定中央机构,不能制约皇权反使之加强。①康熙时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②雍正时设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文化1.思想:王阳明将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反封建民主思想代表李贽、黄宗羲等。2.文艺:小说空前繁荣,四大古典小说问世;明传奇兴盛,昆曲一统,汤显祖《牡丹亭》最为出色;清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3.科技:郑和海船和牵星术导航世界领先;《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传统科技巨著相继问世。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世界历史经济14~16世纪的欧洲1.14、15世纪,意大利半岛的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并向英、法等国发展。2.1500年前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西、葡王室的支持下,西欧航海家开辟了通往美洲和印度等地的新航路,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3.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早期殖民扩张。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政治欧洲宗教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①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旗帜。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文化文艺复兴: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经济17~19世纪初的欧洲1.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转移,荷兰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向法、美扩展。2.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殖民扩张和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3.荷、英、法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政治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确立;18世纪英国内阁制形成,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和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这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中于联邦法院;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制联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结束14~19世纪初的历史文化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它公开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其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