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历史文化知识1、敦煌历史沿革“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承载了4000多年文明史,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远古时期 敦煌属三危地域。距今四五千年,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是有史记载敦煌地区最早的先民。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地,三苗族的后裔羌戎在这里游牧定居,属玉门火烧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月氏和乌孙民族相继驻牧敦煌,后月氏将乌孙驱逐异乡,称雄河西。秦汉时期 秦末汉初,匈奴赶走大月氏独占敦煌及河西地区。汉武帝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统一了河西,并派张骞 “凿空”西域,通过“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移民屯田,保证了丝绸之路贯穿中西,从而揭开了敦煌辉煌历史的崭新一页。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年)设敦煌郡,派将军赵破奴调集酒泉、张掖等郡人工筑敦煌城,至后元元年(前88年)敦煌郡陆续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 县。敦煌建郡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代大宛,赵破奴败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东汉丝绸之路“三通三绝”,敦煌伴随丝路的兴衰而兴衰。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仓慈、皇甫隆先后任敦煌太守,他们抵制豪强,保护西域商旅,改进农耕技术,使百姓蒙惠。东晋十六国时,中原地区“五胡乱华”,战火烽起,但敦煌地区则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教振兴。从公元317 至437年,敦煌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统辖。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由沙门乐僔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东晋隆安四年(400 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后迁往酒泉,这是历史上敦煌第一次作为封建割据政权国都。421 年,北凉灭西凉,敦煌归北凉。439年,北魏统一河西,敦煌经济文化再度繁荣,佛教兴盛。南朝刘昭引《耆旧记》赞其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后,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大业初年(605-609 年),隋炀帝遣尚书左丞裴矩视察敦煌,了解丝绸之路及中西通商贸易情况,并遣将西驻,移民实边,开垦农田,在张掖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交易大会,盛况空前。唐灭隋后,于619 年收复河西,在敦煌置沙州。贞观十四年(640 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了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的畅通,敦煌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达到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