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几点体会我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共同促进的一种关系。具体的说,应该是: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环境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同时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的身心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下面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体会。一、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发扬民主,才能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要做到有事要和学生商量解决,让学生有话敢说,有主意敢讲,有意见敢提,教师对学生要热爱、理解和信任,具体地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为什么必须爱学生,我想,教师爱学生主要出自于对教师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是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因为孩子们是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面对稚嫩真挚的童心,作为教师应该打心眼里爱他们,当然这种爱是高于母爱、宽于父爱的师爱,这种爱往往是教师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巨大能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民主和平等。我的体会是,爱孩子主要是爱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使他们的心灵不受到摧残和伤害,我们教师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而孩子们的心灵又是极其娇嫩、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孩子,我们更不要故意去伤害他们。我想,我们应该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给在他们略显逼仄的心灵有放飞个性的空间,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他们的专长,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能源,当这种能量作用于学生的时候,不用声张,学生自然会有感觉和反应,这反映就是对教师的信任和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喜爱,孩子的进步会很快的,能唤起后进生的上进心和做人的尊严。2、关心、体贴学生教师应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学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关心的内容是有侧重和变化的。现在的学生有两类:一类学生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多数家长很关心他们的学习,并经常辅导他们学习。因此,他们不一定需要过多的生活方面的照顾和学习方面的帮助。所以在新的条件下,所谓关心、体贴学生,更多的是需要理解他们的心理,承认他们的兴趣,支持他们的爱好,看到他们的进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生活,他们才会接受教育。另一类学生因生活困难或家长不管,教师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使他们和你心贴心,接受你的教育。我们说的理解学生的心理,主要是指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除了应该有一颗爱心外,还应该有一颗童心。要站在和孩子平等的角度来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居高临下的角度审视他们。另外,我想,要关心、体贴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建立一种服务意识,即“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在为社会服务,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家长服务,分担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为学生服务,帮助和带领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尽快长大成人。我们是教师,也是服务员,有了这样的意识,就比较容易放下教师平时盛气凌人的架子,民主、平等地和学生相处。3、宽容学生宽容学生当然是指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但决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和让步,它是以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宽恕能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变错误的意志力”。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关于宽容,我记起了这样一些话,并经常提醒自己和周围同事们。(1)惩罚是教师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学生的心理需要。(2)惩罚是失败的根源――因为惩罚会使学生拒绝合作。对学生进行羞辱、讽刺、挖苦,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都算惩罚之列。(3)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发火的动机是什么?是个人面子,还是培养学生成才?这是我们发火之前应该首先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