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海中心校小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根据教育局和中国研修网的安排,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得所有教师学有收益,北海中心校特制定本方案。一、研修目标(一)学员目标1.重难点突破有方法。基于前五十学时信息技术学习成果,引导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聚焦一个学科(领域)重难点,进一步学习和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学科重难点问题解决策略,切实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专业发展有环境。帮助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参与混合研修活动,充分利用由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二)学校及区域目标1.骨干建设有团队。以五个工作坊坊主为核心,以北海名师工作坊为依托,推进学科研修导师团队建设,形成高效化、常态化骨干研修团队。2.资源建设有成果。基于一线教师与研修导师团队的实践,通过自我创设、团队打磨、区域推荐的方式,汇聚一批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领域)重难点问题的应用成果(包含突破重难点<领域活动组织>的微课例、课程<活动>诊断实例、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和课件、试卷等),推动本地化小学、幼儿园研修资源建设。二、培训对象小学、幼儿园教师。三、研修内容与安排(一)整体研修内容与安排本次培训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领域)、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教师依据前五十学时信息技术研修成果能力、本校(园)教学环境和自身需求,从相应的主题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择并完成相关任务及课程。具体安排如下表:模块研修课程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任务主题作业(成果)简介校(园)本研修(教研组长组织)网络研修(学员)管理员教师依据前五十学时信息技术研修能力,并以此为依据,选学网络课程。第一模块运用思维导图梳学科重难点(任务1,时间2周)课程导学、技术素养类课程、综合素养类课程(师德、法制、心理等)任务1:学习重难点课程导读及本学科重难点课例,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一个学科重难点(活动组织实施),并制定研修计划选择将执教的一节课的重难点(活动实施要点),制定研修计划。学校(幼儿园)管理员:组织学校(幼儿园)校(园)本研修动员会,公布年度校本研修计划,按照学校教研组,组建校(园)级学科工作坊,设置校(园)级学科(领域)坊坊主(半天)。讲座: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活动)深度融合(半天)校(园)级学科(领域)工作坊(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结合网络研修内容,设计校(园)本研修活动计划,确定本学期(园)校本研修的重点内容1.学习网络课程;2.撰写个人年度发展计划;3.参与研讨活动;4.提出问题,发起问答;5.上传资源;6.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坊主:收集了解各学校学科校本研修主题,设计指导方案管理员:制定区域研修计划第二模块运用技术工具开展教学设计(任务1,时间4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活动)准备课程(资源检索、课件制作等)任务2:撰写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活动)设计请参考上阶段制定的研修计划,围绕即将执教的一节课,撰写教学(活动)设计,重点说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学校(幼儿园)管理员:讲座: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半天)实践: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制作课件。上传线下活动记录;校(园)级学科(领域)工作坊(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结合本学期执教的一个单元(或主题或一节课),选定某个教学重难点(领域活动主题),组织学员集体备课,对完成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互评和点评,研磨评选出优秀的教学(活动)设计,至少推荐一份至区域1.学习网络课程;2.提交教学(活动)设计;3.参与学校(幼儿园)集体备课活动,对教学(活动)设计进行打磨4.提出问题,发起问答;5.上传资源;6.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研修坊主:组织开展本学科(领域)的跨校线上研讨活动,促进校际间的交流,点评各校推荐的优秀作品,指导各校(园)进行作品打磨,评选本学科(领域)的优秀作品。第三模块应用技术工具简易多媒体/交互多媒体/网络任务3:分享简易多媒体/交互多媒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