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回顾召集大臣议论宫殿贡献许诺典礼抄写罪犯胆怯拒绝zhāo荆棘chényìgōngxiànnuòdiǎnchāozuìqièjùjīng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到“和”,他们精诚团结、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换来了赵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段佳话。同学们,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他们的故事为什么影响深远?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古代的杰出将相。将相和五年级上册﹒人教版6第二课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1—4自然段)起因经过结果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完璧归赵找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语言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语言表现出蔺相如的机智行动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了和氏璧。蔺相如机智勇敢地和秦王做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完璧归赵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会面(10—14自然段)起因经过结果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不畏强权,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渑池会面找出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你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瞪,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语言行动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小结赵王与秦王在渑池会面,期间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存心羞辱赵王,蔺相如见后,觉得秦王言行侮辱了赵王,就要求秦王也击缶,并用生命相威胁,秦王忌惮廉颇所带军队,屈服了,蔺相如由此挽回了赵国的尊严。渑池会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二个小故事——负荆请罪(15—17自然段)起因经过结果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负荆请罪找出蔺相如和廉颇言行的句子,分析蔺相如和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语言行动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蔺相如的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语言表现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蔺相如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听说了,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