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小猪的野餐设计思路:小班年龄段的孩子,独占意识较强,有好吃的东西或好玩的玩具总是喜欢自己独霸,不愿意和别人分享。最近我们班争抢玩具的现象屡禁不止,虽然老师也引导孩子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或和别人商量:“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你愿意和我交换玩玩具吗?”“我和你一起玩好吗?”但收效甚微,我想可能是在情感上激发得还不够,孩子并没有真正体会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光知道做法并不能让小年龄的孩子做到真正分享,所以我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向故事中的榜样——小猪学习,萌发幼儿这方面的情感。活动目标:学说故事中的短句,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PPT,礼物(饼干)。活动过程:一、看看、说说1、出示小猪:这是谁呀?介绍小猪的名字是胖胖。师:胖胖手上拿着是什么东西?他想要去干什么?师:今天小猪要去野餐了,你们猜猜看猪妈妈会给他准备什么好吃的食品呢?2、出示图片:看,妈妈给小猪准备了一大包的好吃的东西,都有些什么呀?(饼干,面包,大白兔奶糖,牛奶,三个桃子)二、猜猜、学学1、播放小鸟的叫声。听听谁来了?小鸟闻到香味来了,小鸟们说:“胖胖,你的饼干真好吃,可以给我们吃吃吗?胖胖拿出一个面包给小鸟们,饼干只有一个,怎么分呢?(将饼干一分为二)幼儿学说“小鸟,请你吃饼干。一起野餐真开心。”2、猜谜请出猴子兄弟。又有谁来了?全身毛茸茸,调皮又可爱,爱爬树,爱吃桃子。小猴兄弟闻到香味来了,胖胖会拿出什么分给小猴兄弟,为什么呢?怎么分呢?(大、中小匹配)幼儿学说:猴老大,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猴老二,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猴老三,请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开心。师:小猪胖胖大方吗?那我们来夸夸它吧?3、用动作引出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谁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小兔),谁走起路来摇摇摇?(小鸭),谁走起路来慢吞吞(小乌龟),谁走起路来静悄悄(小猫)。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师:小猪只剩下三样东西了,东西不多了,怎么办?还能分什么呢?胖胖可以请他们吃糖果,,一包糖果为什么可以分呢?(因为一包里有许多个糖果)。请幼儿学说短句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请你吃糖,一起野餐真开心。三、想想、做做(经验迁移)1、好吃的东西分给了朋友,小猪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为什么呢?师小结:小猪觉得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乐的。小猪看到小动物吃的那么高兴,心里乐滋滋的。师:你有朋友吗?有朋友开心吗?2、师:我们如果有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玩具,应该怎么样?3、孩子们分享老师带来的食品,体验分享的快乐。活动延伸:1.好朋友互相分享带来的食品和玩具:一起玩、一起吃2.表演区中表演故事《小猪胖胖的野餐》反思:活动的目标与设计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分依赖教案,而忽略了幼儿可能在活动中的表现,整个活动似乎就是在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清楚小猪胖胖,清楚它的朋友们,接着在分享中结束活动,我把幼儿始终紧紧箍在自己身边,抹杀了他们隐藏的兴趣点,孩子们还没有完全高兴起来呢就把孩子带进了下一个环节,但是我又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旦放手,怎样才能抓住孩子,不让活动走远呢?另外,我觉得每个环节自己的小结语不够简练,有些啰嗦,最后,在操作过程中,过分个别化,怎样让每位幼儿都能操作到,调动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需多多考虑,争取在今后做的更成熟些。评价:臧皑雯老师王萍老师:小孩子可以说的内容太少,大部分地内容都被老师说了,有点抢小朋友的话了,应该多让小朋友讲讲。张燕老师:那些朋友们拿了礼物就走了,有点不太好,是不是最后应该建一个情境让他们把自已的东西也带来和小猪一起来分享呢?张菊老师:之前铺垫地太多,感觉小朋友们好像上过一样;说话的语调太平了,比如老师带来了礼物,这一句话就要感情激烈一点,一下子就可以吸引小朋友们。吴鑫老师:小班的小朋友正是培养语言的时候,应该让小朋友们把话说完整卫茜老师:在小鸟那段,可以不用老师说,应该让小朋友们自己想想看,说说看,可以分给小鸟们吃什么,接着再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