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核目标(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二)调动和运用知识。l.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四)论证和探讨问题。l.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自由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地区分布、名称变化等视角。说明变迁的原因时,语言一定要精练,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变迁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可。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解题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第一,仔细观察图片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第二,比较提取信息的异同,能够说明什么问题;第三,根据问题确立论点,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解题思路可以如下几个角度进行:①汉代州与唐代道分布区域的变化;②汉代州与唐代道名称设置的不同;③汉代州与唐代道管理功能的变化等。④汉代州与唐代道历史传承、历史归宿、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回答。【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示例三:信息:汉代的交州与唐代的岭南道辖区变化不大。说明:汉唐间该地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示例四:信息:吐番,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在汉代。说明:表明从汉至唐边疆地区有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7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小结:分析图片类材料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题目设问或教材正文的相关叙述把握观察的方向。•第二步,把图片外的提示语与图像相结合。•第三步,结合相关知识作出推断。•第四步,结合时代分析其原因。图表类材料的阅读:首先注意图表的标题(项目)、出处。注意围绕几则材料的共同主旨观察细节,如图标、细节。思考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其表层信息和寓意。特点注意漫画幽默、讽刺特点。(图表数据类)3、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届颁发,已历经百年。探究其历史,有利于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认识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阅读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回答问题。概括上表所反映的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并从科技和经济发展关系予以说明。三、方法探究:(图表数据类)3、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届颁发,已历经百年。探究其历史,有利于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认识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阅读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回答问题。概括上表所反映的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并从科技和经济发展关系予以说明。↓→↓↓↓123提示项限制项中心项求答项•四国获奖比例一直占总数的60%以上,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长期拥有世界科技优势;20世纪初期德国占优势,中后期美国后来居上,反映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多人分享诺贝尔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映象现代科技合作趋势的加强。(4分)•说明(1)经济和科教相互促进: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科教发达;(3分)•(2)德国20世纪初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科技发展,成为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心,后来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战后的制裁影响经济和科技发展;美国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增,二战后建立资本主义霸权,取代德国成为科技革命中心;(3分•(3)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发展的综合化和专业化。(2分)参考答案:•方法:首先注意图表的标题(项目)、出处。注意围绕几则材•料的共同主旨观察细节,如图标、细节。思考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其表层信息和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