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论文题目论文出处论文摘要DIKW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实施策略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年06期通过分析DIKW层次模型与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契合度,以必修课《数据与计算》为例,从新课标、教学内容和DIKW层次模型路径进行阐述,探究新课程教学以发掘数据中的信息价值,内化信息中的知识意义,建构知识化的智慧功能为一体的项目学习实施策略,分析教学实施效果。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理念与内容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12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数字环境发展需要和学生认知特征,分析信息技术教育从“信息常识”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意义;明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及内涵,梳理出学科大概念,分析内容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上界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建构课程框架、形成课程模块,概述各模块的学习要求;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从教学方式、学业评价、实验室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新课标的考量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12期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环境等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暴露出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基于学科大概念选择确定课程内容,分类规划课程模块,以突破课程内容工具化的局限,提高选修内容的可选择性与适应性,倡导以项目式学习综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求: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1期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肩负着新时代所赋予的学科育人价值。该文通过分析全球不同国家和区域所提出的素养框架,探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重要价值,从而进一步探索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价值追求指向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四种具体方式,分别是基于搜索的探究、基于社交的协作、基于作品的创造、基于项目的挑战。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不断提升全体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素养水平,从而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迎接数字化时代的诸多挑战。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5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深入总结十年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明确了以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核心要素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该文对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总体结构、体系框架、表现描述、以及水平划分等研制成果进行解读,意在进一步阐明和探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概念、内涵、具体表现及其素养水平分级与描述,以期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编写、课程实施、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提供参照。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07期在信息社会,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时,也转变着人们的思维品质与文化特征。为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信息技术教育需要从“信息技术常识(Literacy)”教育转向“面向学科核心素养(Competence)”的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可界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实践力和信息社会责任。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测评方式探析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5期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中的重点之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4个核心素养以及相应的水平层级,并开展了一系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和评价工作。该文着重阐述了如何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分级水平的测评方式,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试题命制和评分标准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将对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教材编写等所产生的一系列变革和影响。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1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