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说课稿武汉市钢城四中骆伟华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变压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变压器》是物理选修3—2第五章《交变电流》第4节的内容。变压器是交流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器设备。它建立在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是电磁感应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是远距离输电不可缺少的装置,为学习远距离输电奠定基础,所以这一节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等四个方面的物理核心素养提炼物理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P29),以及”学生必做实验6: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和匝数的关系”(P44)。“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学科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电能的使用日益广泛而电能的高效输送方法变得至关重要。变压器的出现大大节约了能源,而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电能高效输送的前提,结合本节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本课教学重点定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和匝数的关系。前一章电磁感应中只强调了电磁感应的果,即感应电动势。本章则注重电磁感应的因,即交变电流引起磁场的交替变化。本节课是将前面所学的因和果相互联系起来,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定为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在第四章电磁感应中对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及计算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通过第五章交变电流的学习,对交变电流的特点有初步理解,但是对交变电流的优点缺乏了解,以及变压器中电磁感应的应用和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掌握不足。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三、目标分析1.物理观念(1)知道变压器的构造,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2)理解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的关系,能应用它分析解决有关问题。2.科学思维(1)通过变压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理想化的方法在物理学习与研究中的作用。3.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经历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与匝数关系的讨论与交流,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对变压器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对变压器的学习,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5.教法与学法(1)为突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有效的突破重点与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演示实验法(2)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采用以下学法:自主学习、理论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过程:.四、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入:设计意图:两个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原有知识结合形成了新的概念,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对变压器的感性认识,进入新课的学习,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二)师生互动,新课教学1、变压器的原理:(1)学生自主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我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形态各异常见的变压器。然后指导学生拆装变压器提出问题:根据你的观察,变压器由哪几部分构成?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拆装手中的可拆装变压器,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自主总结变压器结构,介绍原、副线圈、铁芯相关概念,画出变压器的示意图和符号。以上学生自学过程大约需要5分钟。V1V2设计意图:取材于生活,增加学生的实际知识,通过亲身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欲望。(2)学生自主学习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小灯泡未与电源直接相连,为什么发光呢?你认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根据原有的第四章的内容和容易得出:互感现象。我将先提问再总结以深化变压器的工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