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城关镇中心小学韦贤姣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画杨桃》课型方式:要素组合方式课时:一课时大目标: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小目标:1.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教学重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课件以及阅读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感悟其中包含的道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延伸到实际生活,也从中受益终身。1.1(读+记)复习本课生字新词1.2(讲+听)师: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的批评,反而受到了肯定;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有哪些相似之处。他们的话为什么能使作者终生受益呢?《画杨桃》导入课题(2分钟)总结升华(5分钟)读文析句感悟(30分钟)明确本节课主要知识及重难点,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求知欲。1(读+想+讲+听)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我”为什么要“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1.1(想+讲+听)重叠词训练。2.学习3~17自然段感悟学生态度的变化。2.1(看+讲+听)标点符号的不同运用3.(读+听+讲)感悟老师从“严肃”到“和颜悦色”神态的变化。4(读+想+讲+听)学习18~19自然段,全班交流,读老师说的话,感悟话中隐含的道理。(1)话中包含哪三层意思?(2)老师的话与爸爸的话有哪些相似之处。(想+听+讲)1.课文说画杨桃,把这个道理放到学习、生活中,又该怎样理解呢?2.你从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