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考方法指导高三地理备课组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如何搞好高三地理一轮的学习与复习,是同学们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一、要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进行复习“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1.预习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每一节课的容量都比平时大得多,如不预习,你可能会在速度、思路上都跟不上老师,一堂课稀里糊涂的,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预习时要求大家完成资料中基础主干部分的填空,阅读考点相关内容,试着做资料中的例题,完成资料中课堂练习部分相关题组。2.听讲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有部分同学认为大部分知识是老师过去讲过的,不必再跟着老师复习了。其实高三地理老师对地理高考怎样、考些什么是比较清楚的,老师在讲课之前是经过了精心的备课,认真组织复习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等,而且复习时,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而是在第一次讲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高考信息,所以同学们要认真听好课,做好课堂笔记,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上要准备一个练习本,积极参与老师安排的学习活动,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写。3.复习复习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课堂内容真正拿到手的过程,是透彻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尤其是地图,只有反复看,把地理知识纳入图中才可能记住。4.作业(练习、做题)做地理作业时,一定要训练自己一看到题目就能尽快搜索头脑中的知识题库,找出本题是应用课本的哪部分的知识。各类题要透彻的分析,总结解答这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做到举一反三。地理科的作业包括老师编印的同步练习和资料所附的“跟踪检测”。同步练习要在每节课后完成,科代表收齐后交老师批改(具体听老师安排);每一讲的内容复习完成后,就要完成相应部分的跟踪检测,自己对答案,用红笔更正,不懂的问老师、同学。隔一段时间后科代表收齐交由老师检查。5.考试高三频繁的考试,使部分同学产生怨恨考试的情绪,甚至不参加考试,这是不对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备考期间的每次练兵,并且要把每次考试都像高考一样对待,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记时、限时,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应试的技巧和最佳心理。做错的题,一定要改正,要有一个记录错题的记录本,记录下来,只许错一次,不准错第二次。答题时,还要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自己所答的知识点是否完整。只有将平时的测验考试当成是高考,高考时才会像平时测验一样轻松。6.总结高三复习的内容多,很容易钻到书堆里,掉进书海、题海里。这就要求同学们要进行总结,要把学过的东西,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让书由厚变薄。要把所学的知识落实在图上,让地图真正成为联系地理知识的纽带。由于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做作用,在落实以上环节时,一定要用好地图,要把地理知识巧妙的落实在读地图上。单从高考角度出发,更是要学会应用地图,因为地理题几乎是以地图为载体出现的,所以复习时要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二、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1三、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同学们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