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识记知识点复习提要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纬度位置看,(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海陆兼备)的国家2、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北端为(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4、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5、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6、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7、中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见教材P8)8、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数在8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鲁、豫、粤、川),人口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冀、苏、浙、皖、鲁、豫、鄂、湘、粤、川)。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中国人口迅速增长。10、我国(黑河—腾冲)线西北的地区面积占(57%),人口仅占(6%),东南的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94%)。11、我国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待续增长,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2、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1700万),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13、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样的民族分布格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14、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火把节),藏族——(晒佛节),高山族——(丰收节)。少数民族的舞蹈和体育活动:维吾尔族——(手鼓舞),傣族——(孔雀舞),朝鲜族——(跳板、长鼓舞)蒙古族——(赛马、摔跤、射箭)。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侗族——(风雨桥),傣族——(竹楼),壮族——(干栏式木楼)蒙古族——(蒙古包),藏族——(碉楼)。15、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东西走向的山脉有靠北的一列(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南岭);南北走向的山脉有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西侧的一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长白山、武夷山);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