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崀山经济增长邵阳电大16(秋)行政管理专业胡立伟学号1643001467422【内容摘要】:崀山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典型的丹霞地貌堪称地质界的瑰宝,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繁荣。借助国际品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崀山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关键词】:崀山乡镇企业经济建设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就座落在崀山镇全境。崀山镇是崀山风景风区窗口和载体,它的发展对风景区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我认为,借助国际品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崀山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一、崀山镇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崀山镇位于新宁县南部,地处湘桂边界要塞。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83亩,其中水田22051亩,旱土5812亩。全镇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6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510人。崀山被国家批准为名胜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崀山的发展带来契机,带来了希望,但作为崀山镇人民中的一员更应感到的是责任,是挑战,崀山镇的经济还很落后,基础设施很差,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农村基础设施差。崀山镇是典型的山区小镇,全镇2.8万多人口,98%是农业户口;27个自然村分布在近267平方公里山间地带,如深冲村、天龙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0多公里,该镇一大特点是地广、人稀、耕地少;山美、景美、交通差。交通差,是制约崀山镇经济发展的重大原因。解决交通问题就是要修建公路,要实现村村通工程对崀山镇政府来说是关系民生、生计的大事。从2004年起我镇领导就加大了对村村能公路的力度,但发展仍不平衡,建设的质量和数量都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该镇水力设施差。农业离不开水,水力建设工程因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水塘、水圳年久失修,有的田靠天水靠山水,有的只得荒芜。2、工业不发达,农业产品单一。我镇四处高山环绕,长期以来农民单告种田谋生。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和物质装备条件极差,工业属先天的弱势。即便有产品也只限于粗加工,得点材料费。3、缺少专业人才,职业技能低。近年来,有些能力的年青人多数进城务工,在家生产的一般是技术不强的老弱病残。二是思想意识没有转变。农民的子弟就是读了农校,也不愿回乡建设农村,长知识的目的都是想跳出农门。4、乡镇企业和工业发展太慢。目前我镇仅有的几家小企业,主要是以加工业为主,吸收劳动力和创利润都不高。本来说崀山是国家级名胜风景区,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但人们对旅游产业的附加产业缺乏生产意识,缺少新宁崀山特色产品和值得旅游时购买的纪念品、消费品。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全镇经济增长1、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崀山全镇27个村必须实现村村通。2、围绕农民增收做文章。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加快劳务经济。我镇目前在外务工员已超过6千多人,特别是在长沙、武汉开旅馆的人数最多,而且效益也非常好。同时,充分发挥乡农校、乡技校的作用,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有更多的机会就业。农民增收应激活多种经济活力,要形成集体、股份制、联产、个体四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吸引外资企业和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如充分利用我镇自然水利资源兴修电站,利用我镇的林木、楠竹兴办加工厂、工艺厂。3、引导农民走产业经营道路。现代农业是现代技术型农业,是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针对崀山镇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种植稻谷改为种稻、种果、造林、花卉,种植药材为一体。我镇很多村地处大山之中,如金岭林场、大云村等这几年种植金银花、天麻都比种田的效益翻了几番。镇公路两旁、交通方便的村,种植柑桔、脐橙,东岭、石田、黄背村发展楠竹业和楠竹加工业,肖市、鲤溪,搞花卉、药材。总之,要因地制宜,做到村村有特色产业。②走产业化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链,如我镇的脐橙个大色鲜味好,如果散装销售价格每公斤2元左右,通过打腊、包装、分级、分箱和贴上标签每一箱(10公斤)则可以卖70-80元,以前我镇的木材,楠竹都是以原材卖出价格较低,如果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