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二)经典国学再现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我是小助手慢:怠慢。尽:尽心尽力。一人:一个人,这里指在高位的人,即天子。我是小翻译孔子说:“爱护亲人的人,是不会在别人面前恶行恶言的;尊敬亲人的人,是不会去怠慢别人的。以爱护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去侍奉双亲,并将这种德行教化施加于天下百姓,使大众都效法遵从,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个人有了善行,万众黎民都会仰赖于他。’”考考你的智慧1.文章中“不敢恶于人”中恶的含义是()。A不好B坏的行为C讨厌2.天子之孝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原文中的句子表示。3.下边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一个人在家里爱护亲人,到了外边就不敢面对恶人了。B.君主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用来规范百姓的言行。C.身教甚于言传,因此作为一个君主应该首先修养自己的身心。弘扬传统文化大孝天下惠苍生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他母亲病了,他就亲自熬药,尝好了冷热才给母亲端过去。然而,刘恒的孝,并非只针对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皇帝,他对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但他登基的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则是很多皇帝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对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90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送达;其他由啬夫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刘恒可说是首开先河。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中华历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汉文帝刘恒以皇帝的身份入选,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节俭敦朴、厚养薄葬,靠仁孝的表率作用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彪炳史册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