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二(上)语文教学预案设计:郑艳审核:周亚新闻红艳7.有趣的发现【教材赏析】《有趣的发现》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海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翅膀的观察,感悟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体现了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全文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考察发现——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课文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有趣的发现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课文第二第三段是重点,也是复述的难点。教学本课时,抓住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如第二段“考察”、“发现”、“要么……要么……”、“奇怪”等词语,以这些词为突破口进入文章,带领学生学习语言,对于低年级来说是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达尔文“发现”之有趣,发现之深意。【教学难点】1.学习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在读中贯穿词句训练。【教学准备】1.投影、挂图、生字卡片等。2.课前预习:(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后生字,读准生字音,记住生字形,按笔顺表进行书空。(3)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包括绿线内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明白的打问号。【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理解“研究、逐渐、比较、生存、特别”等词语的意思,学会按笔顺正确书写“存、研、较”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细读第一自然段,掌握介绍人物的句式。【教学流程】一、交流引趣,知识导入1.(出示多种昆虫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认识它们吗?2.指名学生说。3.它们都被称为什么?(昆虫)4.这些昆虫,在地球上生活_了世世代代,经过繁衍生息和万年的演变才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这种样子。二、揭示课题,质疑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二(上)语文教学预案设计:郑艳审核:周亚新闻红艳1.今大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昆虫有关的课文。(板书:7.有趣的发现)2.认读“趣”,注意“趣”的音节:qu,u和q相拼时,头上两点要去掉。3.指名读题。理解“有趣”:有趣是什么意思?4.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5.学生质疑:谁发现?在哪儿发现?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教师相机板书)6.过渡:带着你的问题,读读课文,让课文告诉我们这些答案吧。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读准生字字音。(3)读通句子。教师巡视检杏。2.检查自学情况。(1)抽读生字词。(出示下列词语)有趣著名考察反复淹死比较容易达尔文因为生存研究逐渐许多原来特别指名带读,正音后,再指名带读,“开火车”读。(2)(出示一类生字:百达文反较存容易研究)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文”、“反”、“研”都是前鼻音。“存”读平舌音。“容”声母是“r”,是翘舌音。“易”、“研”是整体认读音节。指读,正音,抽读。(3)去拼音后,指名带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4)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评议,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中的长句。3.齐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4.根据板书的问题提示,简要说说课文内容。四、初步理解,细读第一自然段1.刚才提出的问题,哪些已经明白了?与同学交流。2.学生交流初步感知。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故事。4.(出示达尔文画像的挂图)这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达尔文。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预习,谁能介绍一下他。学生汇报预习与读书结果。教师补充介绍:达尔文出牛在1809年,距今已有200年了。他经常与各种动植物打交道,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博物学家。经过长期不懈地观察和研究,他写出了《进化论》。5.他的成就这么大,真是位“著名的科学家”。“著名”还能换成什么词?6.他是这么著名的科学家,谁能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7.看着图,谁能用“达尔文是……”的句式来介绍一下达尔文?(出示句式)五、教学生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