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一中导学案必修一地理组胡长考2017/3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第1课时锋与天气导练案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下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根据题意完成1~3题。1.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2.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锋C.高气压D.低气压3.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图中水平面上为等压线,剖面图为空气的运动状况。读图回答4~6题。4.m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5.此时,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6.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气温变化过程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7.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8.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锋面两侧的气温、气压差异不显著B.暖气团有时在锋面之上,有时在锋面之下C.锋面都向暖气团一侧倾斜D.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分析湖北武汉某年5月几日内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下图),读图回答9~11题。。9.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准静止锋造成B.暖锋造成C.冷锋造成D.其它天气系统造成10.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1汉阳一中导学案必修一地理组胡长考2017/3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1.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夏季的暴雨C.一场春雨一场暖D.贵阳阴雨冷湿天气下表为“某市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完成12~14题。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11月28日2211微风秋高气爽11月30日72北风3级小到中雨12月2日92微风晴12.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13.下列关于该地近几日天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1月30日这天气温降低、风变大、小到中雨B.从11月28日到12月2日经历了持续降温的过程C.12月2日气温稍有回升,天气晴朗D.12月2日微风,最高温是9℃14.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较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15.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A.过境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暖空气在锋面之下下图是由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某年1月19日~22日的天气预报。读图,回答16~17题。16.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A.准静止锋B.暖锋C.冷锋D.其它天气系统17.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2汉阳一中导学案必修一地理组胡长考2017/3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距离相等)。回答18~19题。18.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A.①附近B.②附近C.③附近D.④附近19.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云贵高原冬半年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读图完成20~21题。20.从图中可知()A.图乙中的剖面线为南北方向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的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D.昆明准静止锋的形成与地形无关21.昆明号称“春城”,贵阳冬半年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昆明夏季凉爽主要是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B.昆明冬季温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