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趣谈黄鹤楼文档VIP免费

趣谈黄鹤楼文档_第1页
1/1
趣谈黄鹤楼黄旭每当诵读崔颢的千古名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必然想起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的重建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吴黄二年即223年。孙权为了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之名由此而来)。目的在于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到唐朝,黄鹤楼已初具规模,军事重地位置日显出来。游览此地的人员也有增无减历历在目的黄鹤楼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篇。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1868年,废于1884年。黄鹤楼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1981年8月重建开始,1985年5月建成。设计建造负责人杨华玉高级工程师为黄鹤楼的主持重建、维修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重建的黄鹤楼以清朝同治的黄鹤楼为蓝本,突出高飞特点。运用钢筋混凝土架仿木结构。外观五层楼内有十层楼。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楼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楼建得金碧辉煌。里面布置有大型壁画、历代楹联、文物等。楼外筑铜黄鹤造型,辅助宝塔、轩廊、亭阁,主次分明,把黄鹤楼烘托格外壮观。登楼远眺,毛泽东同志1956年词作发出“极目楚天舒”之深意。李白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不可挡。登楼远望,武汉的武昌、汉阳、汉口尽收眼前。1985年6月对外开放。黄鹤楼望尽武汉,高大雄浑,设计为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地处中国中心的武汉可谓:江汉汇合抱三镇,九省通衢连八方。它以黄鹤楼的伟岸数字的象征与伦理的表象功能突现。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密切相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雄浑而精巧,变化而富于美韵。崔诗毛词,双绝诗词传世界;云空鹤去,一楼千载侍江边。思古怀今,黄鹤楼公园,以崔颢诗刻于石头上。毛泽东词刻于毛泽东词亭。阎伯理的黄鹤楼记刻于石头上。黄鹤楼记如下: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袆①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②之传,迹存《述异》之志③。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炭,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④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⑤,东阳八咏⑥,乃可观赏时物,会集灵仙者哉!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垒垒;王室载怀,思仲宣⑦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⑧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⑨。”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⑩。【注解】:①费祎(?---253)字文伟,三国时江夏鄂县人(今河南信阳东北),曾任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②《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葛洪撰,广采群籍所载及当世所传神仙故事而成。③《述异》之志:即《述异志》题南朝梁任踮作,内容冗杂,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故事而成。④荆吴:楚国和吴国,泛指长江以南地区。⑤濑乡九柱:指位于濑乡的老子祠,故址在河南鹿邑县。柱,屋柱。九,泛指多数。⑥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故称八咏诗。⑦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⑧叔伟:苟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事见《述异记》。⑨乃喂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事见陶潜《搜神后记》。⑩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永泰为唐代宗的年号。大荒落:《尔雅》纪年,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孟夏:四月。庚寅:二十七日。慨言之,一支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得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梦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作者:黄旭广东省汕头市汕樟中学邮编515041)2020年4月10日修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趣谈黄鹤楼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