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2012-05-2817:48: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跳类教学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思奠定基础。二、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体育与健康》(全一册)书中,跳跃部分中的第二节内容,“跳高”这一项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本节课的基本教材为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次。重点体验和学习跨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采用多种跳跃练习方法和过橡皮筋练习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弹跳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三、学情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在12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易兴奋,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学校:下沈中学班级:702人数:40课次:第1次教学内容1、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2、游戏:斗牛重点起跳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1、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动作,懂得助跑起跳的动作方法。2、通过口令式徒手练习和过橡皮筋练习有80%以上的学生做出4~6步助跑起跳的动作。目标3、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和要求运动负荷数量时间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1、集合整队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4、安排见习生1、向教师问好2、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图一要求:快、静、齐1次1’准备部分一、队列队形:反口令练习二、跟随跑三、徒手操1、扩胸运动2、体转运动3、腹背运动4、弓步压腿5、踝腕关节运动1、讲解练习方法,口令指挥学生练习。2、讲解跟随跑方法,巡视指挥学生。3、讲解徒手操动作方法,并作示范1、认真听讲,积极练习。2、各排排头带领组员在操场自由慢跑积3、认真观察,跟随老师积极练习。组织:同图一组织:成四路纵队组织:图二××××××××××××××××××××☆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到位1~2次1次各4×8拍2’3’4’1、启发学生,怎样越过橡皮筋,同时要求1、想象跳跃的形式,跃跃欲试。组织:图三基本部分一、跨越式跳高1、任选姿势跳过低皮筋2、讲解示范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几个环节组成不要碰到橡皮筋2、巡回指导,给胆小的学生一些鼓励。启发学生那种形式更好,引导出跨越式跳高。1、示范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让学生观察是怎样助跑和起跳的?2、讲解配以图片。2、学生自主练习,用多种方法越过橡皮筋,高度自己调节。1、带着问题观察示范动作。2、听讲解和观察图片,对跨越式跳高有个概念。要求:练习有序,注意安全组织:成四列横队,前两排蹲下要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2~3次1次3’2’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和要求运动负荷数量时间基本部3、初步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1)、1步助跑摆腿起跳徒手练习(2)2步助跑起跳徒手练习(3)、2~6步助跑起跳过橡皮筋练习4、逐步升级跨越式跳高1、讲解示范,并口令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2、巡回指导,个别纠错,鼓励学生1、听口令做徒手练习2、跳过橡皮筋练习:体会踏跳、摆腿、摆臂的动作协调,使助跑起跳过竿结合起来1、从最低高度开始跳,依次进组织:分四组进行徒手练习要求:全脚掌着地,起跳有力组织:要求:互相观察、互相指正组织:按完成动作5~6次5~6次6~8次6~810’分二、游戏:斗牛两人面对面,两脚前后站立,伸出一手相握,另一手放背后,利用拉、敲等动作使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