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报课件制作声明本教学光盘由语文周报社策划、制作、统一发售,严禁复制、刻录及其他侵权行为,违者必究。《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五言古诗介绍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古诗十九首》及其文学地位2、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歌鉴赏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环境对情感的描写起了重要的衬托作用。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及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越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体现织女的哀怨之深。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构思技巧层层深入,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思念牛郎,但思念之情已跃然纸上。诗作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想象表达出来。曹操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曾经统一了中国北部。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课文内容分析诗歌共分四节,每节为一层,主要诗歌共分四节,每节为一层,主要内容如下:内容如下: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第三层:渴盼人才忧思难解第四层:虚心纳士竭尽诚心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决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南宋的理学家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简言之就是比喻和比拟。它不是直接地去说明客观事物,而是用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诗经》中的《硕鼠》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就是用盗食庄稼的大老鼠来比喻奴隶主的贪婪本质。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物也。它一般先描写自然景物,再通过联想,以引起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如《诗经》中的《伐木》开头兴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比兴的基本知识诗中的“比兴”语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背诵《短歌行》,并默写在语文作业本上。课后作业课后作业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