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课题: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执教者:梁歆怡单位:忻城大塘中心小学课型形态:平台互动方式课时形态:标准课时间:2014.5双目标大目标: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小目标: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反思/评价内容提要时间关键项方法与策略反思/评价一、激趣导入二、实验探究三、建立表象四、巩固提升一、创设情境(看+想+讲+听)1.出示:课本82页情境图(表达呈现)(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2.结论:根据经验判断走中间的路近,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另外两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3.质疑: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想)二、实验1(做+小动)1.剪、摆三角形(6人组)每人两根小棒,红色的8厘米,蓝色的6厘米,根据实验要求完成实验并做好登记。实验要求:(约定)①把其中一根剪成两根,取整厘米②确保6人组内剪法不同③组长做好实验结果登记(小卡)2.汇报(大卡)实验结果登记卡能围成不能围成266158356248446338176三、实验2(做+小动+看+想)1.选择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其中一组小棒在6人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寻找不能围成的原因。(4人小组)2.汇报呈现一、三边在什么情况下不成围成三角形(想+讲+听)(团队一、二组)1.举例说明1+5<82+4<83+3<81+6=72.小结:较短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二、三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围成三角形(想+讲+听)(团队三、四组)1.举例说明①2+6>66+2>66+6>2②3+5>63+6>55+6>3③4+4>64+6>46+4>62.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深化应用(想+讲)运用实验结论解释小明上学走哪条路最近的原因一、在能围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后面打“√”(想+做+讲)动画演示围图过程(约定)(1)345(√)围成直角三角形,思考:连续的三个自然数都成围成吗?(2)333(√)围成等边三角形,举例说说。(3)226(×)解释原因,修改其中一条使之能围成三角形。(4)335(√)围成等腰三角形,举例说说。二、我会思考(想+讲)姚明,蓝球明星,身高2.26米,腿长1.31米,他一步能跨出2米吗?3米呢?三、总结收获(想+讲)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注释或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