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寺景区建设项目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方案任务书一、项目概况**寺风景区位于**市**区,距市区6公里。风景名胜区总规划面积为3.3平方公里,有“山川第一江西景”之称,具有“翠、幽、秀、奇”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闻名的佛教圣地。1993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3、《**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市绿地系统规划》(2009-2020);5、《**市中心城区绿道规划》(2013-2020);6、《**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2008年);1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1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等。1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13、《风景名胜区**寺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4、与其它正在编制的规划相衔接。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修订版三、设计要求(一)设计目标提升景区整体品位,达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二)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度开发,集约用地,保护生态,传承文明,改善人居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达到最优化、协调化和可持续化。2、统一性原则强调景区地块内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并要求对整个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共享品牌,分散建设,捆绑、打包营销”。3、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舒适、轻松、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环境。4、产业联动开发原则—1—必须发挥产业联动作用,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龙配套,形成旅游综合生产力。5、艺术性原则应注重艺术性和美学,讲究景观带的艺术效果,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求景观既丰富,有艺术特色又经久耐看。(三)设计内容依托**寺禅宗祖庭地位及其远播海内外之巨大影响力和秀美的山水资源,通过做足佛禅文化、理学文化、山水文化三篇文章,以绿色景区和生态保护为理念,以景区商业服务用地、旅馆用地、园地、菜地、文博展览用地、公共绿地为核心(详见《风景名胜区**寺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线规划,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深度分别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和要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园林和景观工程方案设计编制深度要求。建设项目及项目用地规划建筑景观设计范围:1.**禅溪项目:沿景区水系为轴线的游步道及沿线节点园林景观设计,长约3.3KM;2.景区游步道项目:沿景区内游步道为轴线的园林景观设计,长约10KM;3.农禅基地项目:庚1菜地、A-6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4.57公顷;4.景区北入口珍稀动植物园项目:F-5、F-6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1.34公顷;—1—5.植物科普展览馆项目:F-7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25公顷;6.佛教用品商业街项目:D-3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0.16公顷;7.特色商业街项目:B-2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2.36公顷;8.山前村及山前老街改造提升项目:山前村现有保留建筑的规划建筑设计;9.梵语灵境项目:E-1地块的(油萝坑水库周边地块)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4.01公顷;10.禅修、国学培训中心项目:B-3、B-4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6.1公顷;11.**会馆遗址保护项目:C-2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0.2公顷;12.北入口服务区项目:F1、F2、F3、F4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06公顷;13.禅茶馆项目:A-8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0.46公顷;14.禅茶园项目:A-6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0.07公顷;15.游览设施服务点项目:D-10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0.14公顷;—1—16.阳明书院周边景观提升项目:C-1地块的规划建筑设计,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公顷;四、设计成果规划设计方案成果应包括设计文本、设计图纸、主要图纸展板、电子文档和汇报语音多...